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城市森林花园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4.0”,每家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下图为“住房3.0”和“住房4.0”景观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住房可能拍摄于

A.新加坡B.美国C.埃及D.中国

2“住房4.0”可以

A.増大城乡风强度B.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C.増加城市空气湿度D.増加城市地下径流

【答案】

1AD

2BC

【解析】

1据“每家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土地”分析判断,住房4.0”住房绿化面积大,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埃及水资源少,C错误。图中楼房较高,适合在人多地少的地区布局,新加坡是城市国家,人多地少,适合这种布局,A正确;中国人多地少,城市住房紧张,适合这种布局,D正确。美国国土面积大,人口比中国少的多,人均住房面积大,一般不采用这种高层布局方式,B错误。故选AD

2大面积的绿化植被使城市温度下降,则城郊之间的温差减小,减弱城乡风强度,A错误;住房4.0”增加了绿地面积,增大了比热容,减轻城市热岛效应,B正确;植被能调节气候,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因此住房4.0可以增加空气湿度,C正确;根据材料,住房4.0主要是在空中营造庭院,不能增加城市地下径流,D错误。故答案选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地铁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专线全长为29.863km(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设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A. 科技、经济B. 居民点分布、资源

C. 科技、资源D. 环境、居民点分布

2磁悬浮列车成为城市的新宠,但没有大规模发展的原因是

A. 技术难以保障B. 适用区域狭窄

C. 造价高,运费贵D. 列车污染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示意陕西省三大地形区,南部秦巴山地地形崎岖,是泥石流、山体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高发区,也是陕西省贫困县最集中的地区,另外这里也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2011年5月以来,历经五年陕西省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95亿元,搬迁安置32.4万户111.9万人。

(1)比较陕南山地与渭河谷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聚落形态方面的差异。

(2)说明与渭河谷地比,秦巴山地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其主要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美洲甲国简图

材料二 L城为甲国首都,著名的游览城市。众多游客均反映该城市“气候温和,夏季气温很少超过31度,冬季很少低于13度。”“许多街道没有排水设施,房屋也没有雨檐”。

(1)结合材料一,简述甲国城市的分布特点。

(2)L城气候温和、许多街道没有排水设施,房屋也没有雨檐。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是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赤交角为24.24°时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大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大

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日我国两地夜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两地同时日落,则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B.东南方

C.西北方D.西南方

2图示季节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地球自转速度不断减慢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南极圈以内极夜范围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A.大理岩和砂岩B.砂岩和片麻岩

C.花岗岩和石灰岩D.石灰岩和玄武岩

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B.“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C.“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

D.“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游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问题。

1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 气候条件较好 B. 市场距离较短 C. 交通通达性较强 D. 接待能力较强

2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A. 气候环境的差异 B. 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 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 环境容量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相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所含水汽密度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密度之比,饱和水汽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图为晴天天气下测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策勒县流沙前缘近地面0.5m和2m处温度与大气相对湿度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一天中流沙前缘浮沙开始增多的时刻是

A.0:59B.5:59

C.9 :59D.15:59

2流沙前缘的相对湿度

A.与温度呈负相关B.与温度呈正相关

C.越接近绿洲越小D.日变化主要受蒸发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