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农业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         (   )
A.土地生产力B.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C.农业劳动生产率D.农产品的品质
C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农业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9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读我国某区域图,图示区域内有季风水田农业、旱作农业、灌溉农业和高寒牧业等,请分别说出A、B、C三地所属的农业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每年“春播秋实”的农事活动反映了农业生产的
A.地域性特点B.计划性特点C.均衡性D.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荷兰有“鲜花王国”之称,促使其成为世界鲜花基地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
A.市场需求B.交通条件的改善
C.花卉栽培技术D.气候条件优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业产品流通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业成为农业经济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回答9~11题。
小题1: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商品农业B.传统农业C.粗放农业D.混合农业
小题2: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茄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病虫害较少 ④天然降水丰沛 ⑤热量充足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小题3:该地的马铃薯精淀粉加工项目采用全旋流分离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先进、降低水消耗、减少生产污水、节约能源并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B.该地马铃薯精淀粉加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加工企业要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D.加工企业要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政府干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分析下表,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推断是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区域 
 
①交通条件改善                      ②农村地区种植业调整为以蔬菜种植为主
③城市居民食品结构多样化            ④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目前国内市场上,每10袋方便面中,有3袋是河南生产的;每10根火腿肠中,有5根出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来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根据材料,回答1—2题。
小题1:河南从“中国粮仓”变成“国人厨房”说明该省所具有的地理特征有(   )
①热量充足、水资源丰沛 ②铁路贯穿东西、连接南北,交通便利
③劳动力丰富       ④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
⑤旅游业发达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⑤
小题2:2010年7月,河南省人口总量将突破1亿大关,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口超亿的省份。(2008年我国自然增长率为5.08‰)读图1,能正确表述该省近几年来人口变化状况的是(   )
A.人口外出务工是导致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B.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是该省人口突破一亿大关的重要原因
C.从1991后到2008年,新增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D.2008年河南的新增人口约占我国新增人口的十三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农田景观图,回答6~7题。

(1)形成该农田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热        B.地形  
C.土壤        D.灌溉
(2)该农田景观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阿拉伯高原    
C.西欧平原    D.巴西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加入WTO以来,很好地履行了承诺,农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农业生产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读“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图八)”,回答1-2题:

图八
1.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A.水产品       B.油料        C.水果        D.粮棉
2.为应对冲击,我国农业部规划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其主要目的是
①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②缩小地区差距
③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④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