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
小题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1:在太行山南段东麓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则可知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降水集中在7、8月,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属于半湿润地区。
小题2:2009年雨季,说明降水量较大,但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植被截留降水和降水大量下渗,不会导致水库无入库水量,所以最可能是人工拦截径流导致无入库水量。
该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河流流域的水文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小题2: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母亲水窖”是帮助当地居民摆脱严重缺水所实施的慈善项目,它是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容器。下图为甘肃省水窖建设照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少B.降水以雪为主且冰冻期长
C.水循环不活跃D.江河、湖泊污染严重
小题2:“母亲水窖”的建设
A.有利于该地区经济作物的浇灌B.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
C.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现状D.根本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径流深度是流域平均降水量减去平均蒸发量的差值,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中转化为径流的那一部分的毫米数。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一江西一四川一青海等省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西北季风的影响 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D.东南季风的影响
小题2: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1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
小题2: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河南省地图                         图二 湖南省地图
(1)比较图一、图二中省内河段水文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原因。(12分)
2014年铁路春运结束 郑州火车站发送人次突破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7%。
(2)据图说明河南地形的分布对其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说明郑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6分)
2014年03月02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开始进行充水试验。本次充水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天津干线工程在充水状态下的水密性、安全性。
(3)分别列举图一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6分)
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4)据图分析湘南发展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解释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B.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D.湖泊水
小题2: “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
A.冰雪融化迅速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变率很大D.自然灾害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小题1: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小题2: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城市硬底化增加城市内涝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