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分析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

解答 解:从塞北到江南,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了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05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超过10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C.工资福利待遇相对农村地区较低D.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中区域(  )
A.东部比西部冰川面积大B.东部比西部冰川退化快
C.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D.山地雪线高度逐年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003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  )
A.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
B.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过长
C.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的黄海一带
D.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气压带②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  )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战争与天气、气候关系十分密切,60年代美国对越南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时间一般选择在(  )
A.7月B.1月C..9月D.3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两极地区出现极光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磁暴”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湿地减少B.②一水土流水C.③一土地荒漠化D.④一森林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