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人类对环境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是围绕着(    )

  A.人类文明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工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             D.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黄冈中学作业本  高一地理(上册) 题型:022

材料一:中国载人航天又跨一步

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凌晨1时整,中国的“神舟2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神舟2号”的此次太空飞行之旅,除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以及微重力等相关领域的实验外,着重是对飞船进行全面检验和考察,以便为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铺平道路。

材料二:透视太空实验室

“神舟2号”飞船上装有一台可制备多种晶体材料的太空“百宝箱”。由于太空中几乎没有重力,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各种比重不同的物质可以在一起和平共处,可以生成地面上得不到的结构完整、性能优良的晶体材料。飞船上还携带了一个空间通用生物培养箱,里边装有19类25种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细胞和细胞组织及15种蛋白质等,组成了一个进军太空的“生物军团”。飞船上还携带了进行空间天文观测超软X射线探测器、γ射线探测器等。

(1)中国向宇宙空间进军史可上溯到________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________年4月24日。

(2)我国是继前苏联、________、________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可以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3)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于________年试航成功,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由空间探索阶段逐渐进入到________的新阶段.“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证明了中国已成为________的国家。

(4)“神舟2号”飞船中的“百宝箱”、“生物军团”等是利用________资源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此外,宇宙中的________资源、________资源也有待人类的开发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考地理 题型:02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在浩瀚的太空中,“和平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光辉的13年,接待了26支科学实验队伍,进行了16500次科学实验。但近几年来,它历经了多次撞击、漏气、失火事件,工艺和硬件设备日益老化……1999年8月29日清晨5点,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结束了它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学任务,开始进入无人操作的孤独状态。2001年3月23日,已成功坠入南太平洋指定地域。

(1)由于工作寿命终止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为何还要花巨资将它带回地球?________。为达此目的还可以将和平号________。

(2)通过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科学家们完成了各种科学实验,这实际是开发宇宙中的________资源。除此之外,宇宙资源还包括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等。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在________年。短短的几十年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从空间________阶段,进入到了空间________阶段。

(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发展,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而且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各项成果中,属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是________;属于天文学方面的是________。

A.发现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

B.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

C.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D.利用卫星寻找资源和为飞机导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2年3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在历时两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该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通过采取多种生物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治理沙化土地,减少风沙和沙尘天气灾害,最终使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有明显改观,从总体上遏制土地沙化扩展趋势。

(1)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春秋战国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持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唐朝时,明确提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_________。

[  ]

A.庄子和墨子 柳宗元
B.荀子和庄子 刘禹锡
C.荀子和孔子 刘禹锡
D.庄子和墨子 柳宗元

(2)历史上,我国人地矛盾激化始于_________朝中后期,试从历史角度分析其原因。

(3)目前,我国沙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由于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

B.人类工农业及其他生产活动所致

C.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地区推进

D.由于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4)经研究和实践证明,保护植被是防治沙漠化的有效措施。因为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防风固沙的作用。我国已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防护林体系,横跨我国_________个省、自治区,被誉为_________之最。

(5)你认为除大力植树造林外,还应采用哪些措施防治沙漠化?

(6)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生态建设、大力植树造林作为头等大事。试从地理角度和哲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2年3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在历时两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该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通过采取多种生物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治理沙化土地,减少风沙和沙尘天气灾害,最终使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有明显改观,从总体上遏制土地沙化扩展趋势。

(1)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春秋战国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持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__________;唐朝时,明确提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_________。

[  ]

A.庄子和墨子 柳宗元
B.荀子和庄子 刘禹锡
C.荀子和孔子 刘禹锡
D.庄子和墨子 柳宗元

(2)历史上,我国人地矛盾激化始于_________朝中后期,试从历史角度分析其原因。

(3)目前,我国沙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由于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

B.人类工农业及其他生产活动所致

C.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地区推进

D.由于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4)经研究和实践证明,保护植被是防治沙漠化的有效措施。因为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防风固沙的作用。我国已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防护林体系,横跨我国_________个省、自治区,被誉为_________之最。

(5)你认为除大力植树造林外,还应采用哪些措施防治沙漠化?

(6)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把生态建设、大力植树造林作为头等大事。试从地理角度和哲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环境承载力,是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角度出发,来确定的最大人口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大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世界

河流淡水量

(km3

76

533

184

236

946

24

1999

(%)

4

27

9

12

47

1

100

人口比重(%)

11.7

60.6

13.5

8.0

5.7

0.5

100

 

A.上表中反映了各种自然资源在环境承载力中的地位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

B.淡水资源对于某一区域来讲,成为环境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

C.上表同样反映了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在不断加深,能够认识到资源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D.我们目前所说的水资源就是指存在于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