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索契奥运会”,将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下图为索契地理位置示意图及索契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图分析索契成为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之一的原因。(4分)
(2)索契是俄罗斯最大的疗养地,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8分)
(1)濒临黑海,降温慢;北部山地(大高加索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偏高。(4分)
(2)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2分)地中海气候,阳光充足(气候宜人);(2分)背山面海,风景秀丽(海洋风光、雪山风光);(2分)板块交界处,温泉众多。(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亚热带气候主要表现为冬季气温较高,结合图示,联系导致索契冬季气温的因素去分析。濒临黑海,冬季降温慢;冬季盛行偏北风,而北部山地(大高加索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偏高。
(2)疗养地应是气候宜人的地区,环境优美的地区,所以结合图示,联系索契气候特征及环境条件去分析。索契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地中海气候,阳光充足;背山面海,风景秀丽;且地处板块交界处,温泉众多。
考点:气候、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869万km2,人口2300多万,经济发达。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互补性强,有很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国己成为澳大利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下图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图,下表为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及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工矿产品构成表。
(1)说出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的主要布局特点。 (4分)
(2)从经济合作互补的角度,分别指出中澳两国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0分)
(3)指出中澳间进出口工矿产品经济附加值的共同特点,并由此分别为两国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2000年、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及变化幅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1世纪以来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的特点。
(2)图中①③两省区城市化速度慢于②省区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1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其中乙为丹麦。在过去的25年中,因为风电发展,丹麦经济增长75%,但能源消耗总量却基本没有变化,成为当之无愧的“风电王国”。
(1)说出甲国小麦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2)据图表资料描述丹麦的气候特征,并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简述丹麦成为“风电王国”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磴口县位于黄河附近。下图为磴口县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图。(24分)
(1)一年中,磴口县5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试分析原因。(4分)
(2)磴口县被称为“中国油葵之乡”,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测油葵的生长习性并说明理由。(12分)
(3)磴口县准备兴建风力发电站,试评价磴口县发展风电的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每空2分,共8分)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3)7月上旬四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此后10天中白昼时间逐渐增长的地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2分)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是一片古老的大陆,是许多野生动物的乐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角马、斑马、瞪羚种群在这片土地上迁徙。甲国经济落后,人口约4千万,咖啡是其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之一。目前,我国正在与甲国合作开发太阳能项目。
(1)描述该区域火山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6分)
(2)分析该区域成为世界野生动物最大迁徙地的原因。(5分)
(3)分析甲国咖啡大量出口的社会经济因素。(5分)
(4)评价甲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3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孟加拉湾沿岸某两地的各月降水量(单位:mm)
月份 地点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① | 210.3 | 128.4 | 89 | 55 | 39.3 | 23.9 | 41.4 | 48.5 | 67 | 180 | 349.6 | 418.5 |
② | 11 | 30 | 35 | 60 | 142 | 288 | 411 | 349 | 288 | 143 | 26 | 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东中部某县实施“外迁内聚”工程,“外迁”是指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内聚”是指人口向县内中心镇、中心村聚集。大量农民外出,农村土地以出租、转包等形式集中起来,承包给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民(或业主)。如今,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不包括外出劳务收入)非农产业收入占到了45.4%,比2000年提高了30.6个百分点;山区发展果蔬生产,果蔬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上图表示该县某个中心镇的用地构成方案图,下表为国家颁布的城市主要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标准表。
类别名称 |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 |
居住用地 | 25~40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 5~8 |
工业用地 | 15~30 |
交通设施用地 | 10~30 |
绿地 | 10~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