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西北地区的植被遭破坏后,会加剧荒漠化现象
B.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使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C.长江中上游山区林木被大量砍伐,造成长江含沙量大增,下游河道变浅,洪水发生频率增高
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存在因果关系,如许多地区降水量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安范集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凝、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B.外力作用、岩浆冷凝、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凝 |
D.变质作用、岩浆冷凝、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
A.侵入岩 | B.沉积岩 |
C.喷出岩 | D.变质岩 |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凝、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凝、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凝
D、变质作用、岩浆冷凝、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下列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4.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a作用形成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浙江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如图甲),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扬州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 D.雨水、处暑
2.图乙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春 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芒种
3.丙图为某时段甲地昼长和乙地夜长随日期的变化图。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不在同一南半球或北半球
B.T日,甲地的昼长为12小时
C.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致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