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按照“8+2”模式制定,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等8个城市,如图所示。读图完成8~9题。
8.该地区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对该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
A.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出现暖冬
B.改变局部大气环流,降水可能增多
C.城市绿地面积扩大,增加生物多样性
D.城市建设改善了环境质量
9.近年来,该地区的核心城市在三环线以外规划了多个居住用地,商品房价格迅速上涨,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建设卫星城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材料一 世界五大城市群和中国京津冀城市群
材料二 右图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的北京“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两带”指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1)据材料一,分析世界大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据材料二,简述北京市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3)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现代高端服务业具备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4)我国建设京津冀都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A.有利于城市间产业分工和协作 B.有利于实行三地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竞争力 C.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D.有利于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E.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世界五大城市群和中国京津冀城市群。
材料2: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的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两带”指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1)据材料1,分析世界大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据材料2,简述北京市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3)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现代高端服务业具备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
(4)我国建设京津冀都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多选)( )
A.有利于城市间产业分工和协作
B.有利于实行三地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竞争力
C.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D.有利于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E.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上海市卢湾区高三4月模拟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文资料后,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
2008年统计数据(来自各直辖市、省统计年鉴)
【小题1】京津冀都市圈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请分别从资源、位置、科技等方面谈谈该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
。
【小题2】根据材料京、津、冀三地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其依据是 ,
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
。
【小题3】京津冀都市圈的构建对促进北京更快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是
。
材料二: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小题4】从城市群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看,北京的优势产业应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4月模拟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文资料后,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定位。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天津城市的功能定位是构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宜居生态城市。河北省作为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
2008年统计数据(来自各直辖市、省统计年鉴)
1.京津冀都市圈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请分别从资源、位置、科技等方面谈谈该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
。
2.根据材料京、津、冀三地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其依据是 ,
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
。
3.京津冀都市圈的构建对促进北京更快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是
。
材料二: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4.从城市群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看,北京的优势产业应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间产业链分工体系图进行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进行产业分工才能实现优势互补。
6.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和可采取的措施是:
问题
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