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美国东部城市分布”,影响美国东部城市早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海运 | B.矿产 | C.河流 | D.气候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①②③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为海陆间循环的各个环节,箭头 a,b,c,d 为岩石图与水循环各环节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三类岩石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环节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①—甲 | B.②一甲 | C.③一丙 | D.③-乙 |
A.a—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 | B.b—长白山天池附近多玄武岩 |
C.c一安第斯山脉西侧中段的荒漠 | D.d—云贵髙原多溶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10-14岁和55-59岁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按照15-60岁为劳动力人口,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最高的时段为
A.1994-1999年 | B.1999-2004年 |
C.2004-2009年 | D.2009-2014年 |
A.我国人口总数减少 | B.人口结构年轻化 |
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D.进入人口出生低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内陆地区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前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表上升形成戈壁高原,至今一直保持着广阔平坦的特点。该高原一直保持着广阔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剧烈,迅速抬升 | B.河流众多,流水沉积作用明显 |
C.河流稀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 | D.人类活动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PAR),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四川盆地 | C.华北平原 | D.青藏高原 |
A.纬度高 | B.植被少 | C.地势高 | D.云雨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中①、②、③、④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统计数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 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②、① |
A.①时期和④时期 | B.②时期和①时期 |
C.③时期和④时期 | D.④时期和①时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口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人口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下面图1反映了我囯人口抚养比和就业比的时间变化,图2反映了人口红利消失前后日本经济走势,图3反映了估计的中囯各个时期GDP潜在增长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抚养比与就业比呈负相关,两者之和为100% |
B.人口抚养比下降期有利于经济较快增长 |
C.我国建国初期人口抚养比上升主要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高 |
D.我国2013年后人口抚养比上升是因为人口出生率低 |
A.日本人口红利期出现比中国早 |
B.日本老龄化比中国严重,老年人比中国多 |
C.日本人口红利期人口抚养比变化较慢 |
D.日本已经进入人口负债期 |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右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 B.人口数量大 |
C.森林覆盖率高 | D.石油资源丰富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 B.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 D.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