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自然灾害 10分)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6分)

传说鲧、禹父子治水成败在于“堵”“疏”之别,我国数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堵”“疏”都是重要的治水之策。应根据江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面研究、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辨证施治。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别列举几例生活中常用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4分)

 

【答案】

 

(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 (6分) 

(2)“堵”:①在干支流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以截流蓄洪;②全流域性植树造林以增强自然环境的截流蓄洪能力;③在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以防止洪水外泄。  “疏”:①疏浚和拓宽中下游河道以增强河道行洪能力;②利用中下游地区的天然洼地或湖泊修建分洪、蓄洪区;③对于下游入海通道狭窄甚至缺失天然入海通道的河流,开挖人工入海河道以提高河流下游泄洪能力;④流域内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调水的同时分洪、减洪。(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我国雨涝区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主要是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降水多的地区雨涝容易发生。加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涝滞。

(2)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①在干支流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起到截流蓄洪作用,减少对下游危害;②全流域性植树造林,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自然环境的截流蓄洪能力,减轻洪涝发生;③在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以防,起止洪水外泄。  治理洪涝灾害的“疏(引洪)”:①疏浚和拓宽中下游河道,以增强河道行洪泄洪能力;②利用中下游地区的天然洼地或湖泊修建分洪、蓄洪区,把一部分洪水分流到湖、库、湿地当中;③对于下游入海通道狭窄或缺失天然入海通道的河流,开挖人工入海河道以提高河流下游泄洪能力;④流域内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调水的同时可对主河道进行分洪、减洪。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洪涝灾害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0 分)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说出甲地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3分)

(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的天气状况。(2分)

(3)、在图乙中画出875、900 、925 、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系统的类型。(3分)

(4)、图甲中的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2分)

图甲中的A天气系统

图乙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害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省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 10 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圈。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6 分)

2)简述雷电灾害的防治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 ( 10分)

材料一

2013年11月7日10时台风海燕加强为超强台风,中心风力17级以上,风速最高可达310千米/小时。菲律宾政府11月23日确认,超级台风“海燕”已造成该国5235人遇难,1613人失踪

材料二  台风“海燕”路径图

 

(1)据图上信息描述11月5日--7日台风海燕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 4分)

(2)菲律宾遭海燕台风重创的原因有哪些?  (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一)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造

成大量人员、财产损失。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2: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