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因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赤水河两岸自古就是苗族人居住地,但人迹罕至。如今,因流域内盛产优质酱酒(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得益于独特的酿酒环境,采用传统工艺,长期贮藏,科学勾兑,精心酿制而成)而被称为“美酒河”。江习古高速(重庆江津区经习水县到古蔺县)以及赤水河大桥的修建通车,对赤水河流域的交通通达度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赤水河具有暴涨暴落的水文特征,主要成因是
A.季风气候,降水补给量大
B.过度开垦,植被涵养水源能力缺失
C.山区河流,汇水、排水速度快
D.红壤黏重,蓄含水量小
【2】赤水河成为著名“美酒河”的区位优势最可能是
A.水质独特
B.土地成本低
C.劳动力丰富低廉
D.白酒市场大而稳定
【答案】
【1】C
【2】A
【解析】
【1】本题主要问题是关于赤水河水量“暴涨暴落”的现象的成因,即河水水位在短时间内高差变化较大现象的原因。而季风气候,降水补给量大,只能说明当地河流水量较大,这并不是河水暴涨暴落的原因,故A选项错误;由题意可知,赤水河流域酿酒业发达,而酿酒业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且当地自古就是苗族人居住地,且人迹罕至,故可知当地不太可能出现因过度开垦而造成植被破坏的问题(事实上为了保护赤水河水质,每年茅台酒业每年均要花巨资在赤水河流域进行植树造林活动),故可排除B选项;根据题意,赤水河地处云贵高原,故属于山区河流,河流横切面呈深“V”型,即河面窄,河水深;所以当流域发生降水导致流域汇水量增大后,河水水位上涨会较高,且由于河流地处山区,地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故排水速度快,当河流水量变小后,受河道形状影响,水位又会很快下降,故C选项符合题意;当地典型土壤为红壤,红壤黏重,蓄含水量小确实会导致降水后地表径流量迅速变大,再迅速变小。但河水水位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应与河床剖面形态有关,所以土壤蓄水量的大小是河流水位变化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赤水河河水暴涨暴落的主要原因,故可排除D选项;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2】本小题答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美酒河”是指当地酒类产品的品质好,而酿酒业属原料指向型企业,故可知水质的好坏对酒的品质影响是最大的,故A选项符合题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镇区土地利用能够反映小城镇(除设市以外的县城及建制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据主导产业特点,小城镇可分成农业服务型、旅游发展型、商贸流通型和工业发展型四类。太行山东麓某小镇,2017年人口38659人,其中农业人口36733人。下图示意该镇镇区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镇属于
A.农业服务型B.旅游发展型
C.商贸流通型D.工业发展型
【2】该小镇
A.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B.受大城市经济辐射明显
C.具有明显的功能分区D.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3】该镇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
A.提高居住用地比例B.合理配置服务用地
C.加快交通设施建设D.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海洋与陆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全球海洋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推测影响气温年较差最主要的一组因素是( )
A.纬度差异和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和洋流分布
C.地表形态和海拔 D.人类活动和城市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
A. 南岭B. 秦岭C. 天山D. 阴山
【2】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 )
A. 北坡海拔200-500米B. 南坡海拔200~500米
C. 北坡海拔500~1500米D. 南坡海拔500~15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
A. a、b、c B. d、e、f C. a、c、e D. b、d、f
【2】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
A. 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 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 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 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图1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图2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1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B.“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市分布简略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学生家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城市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 去A城市,A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
B. 去A城市,A城市交通便利
C. 去B城市,B城市的服务便利
D. 去B城市,离该学生家近
【2】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A. 去B城市上中学B. 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C. 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D. 在B城市设立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段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 )
A.东南亚B.中亚C.南亚D.西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