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乌兰巴托 B.北京 C.合肥 D.东京
2.郑州与合肥相比
A.郑州气温高、气压低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郑州有降水,气温低、气压高
D.合肥有降水,气温高、气压低
3.图示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附近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D.我国的长江处于丰水期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某地(下左图)某种灾害最大损失估值示意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灾害可能是
A. 洪水 B. 凌汛 C. 滑坡 D. 泥石流
2.灾害造成的最大损失可能是
A. 土地资源 B. 农作物 C. 房屋设施 D. 交通设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图示河流,受到流水冲刷侵蚀较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区域图,两岛气候不同,甲岛产茶叶,乙岛产甘蔗,结合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岛气候成因的相似点有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D.冬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2.当甲岛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收获期
B.不利于茶叶的生长,有利于甘蔗的收获
C.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期
D.利于茶叶的生长,不利于甘蔗的收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结合气压状况而言,A是_______气压,B是________气压;B天气系统中心气流的垂直运动状况是_______。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2)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所受的力。
(3)若图中所示为滨海地区,A是陆地、B是海洋,则图中所示的时间是____(白天、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4月1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大量的熔岩顺山坡流下,景象蔚为壮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其火山熔岩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软流层 D.下地幔
2.导致埃特纳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史无前例”的雾霾于2013年6月19日晚袭击新加坡,让这座城市国家陷入一片紧张。不过,这场雾灾的罪魁祸首不在新加坡,而在邻国印尼。该国苏门答腊岛东部的农民和油棕园主趁着干旱季节烧芭蕉林清地,烟尘一路飘到了新加坡(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图示烟尘扩散特征相关的是( )
A.离源地距离 B.东北风
C.海陆性质 D.赤道洋流
2.此时苏门答腊岛东部正值干旱季节的原因是( )
A. 西南季风影响 B. 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 赤道低压控制 D.上升寒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表示沿20。经线所作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A-F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洋流
2.G山的成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3.关于K、R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K地的盐度比R地盐度低
B.船由K地向东经霍尔木兹海峡到印度洋
C.船由R地向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
D.船由K地向西穿过海峡时逆水而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读山西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