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是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
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B.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份条件好
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D.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2.图中18℃等温线分布( )
A.受东部山脉影响向北凸出
B.受低地影响,通过Q处
C.受河谷地形影响,通过P处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纬线平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分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全球气候变暖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地壳活动强烈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更换为高端产业,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2.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气象台记录的某年11月8日~11日6:00气温垂直分布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图示时段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
A.8日,天气晴暖,空气湿润
B.9日,该地出现大风、升温天气
C.10日,气温高,气流上升,可能为阴雨天气
D.11日,天气晴暖,气压较高
2.最不利于晨练的日期是 ( )
A.11日 B.10日
C.9日 D.8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5分)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城市化带的最大问题就是外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下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2002年 | 2012年 | 年均增长 | |
城镇化率(%) | 30.09 | 52.57 | 3.01% |
户籍人口比率(%) | 27.89 | 35.29 | 2.38% |
举家迁移比率(%) | 22.38 | 20.66 | -0.80% |
城市建成区面积(km2) | 25 973 | 45 565 | 5.78% |
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1.2002~2012年间( )
A.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进程慢 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C.城市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2.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逐步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时间为 月(1月或7月),判断的理由是 。(2分)
(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8分)
(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_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三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2014年冬奥会已于今年2月7日—23日在索契市举行,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B.临海,冬季有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C.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
D.冬季受中纬较暖西风的影响
2.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B.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C.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D.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三第三学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流影响 B.受暖流影
C.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D.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