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地区

每个雇员年总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2分)

(2)结合全球的三轮产业转移,简述其给美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启示。(8分)

(1)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2分)

(2)影响: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 任2点,4分)

启示: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任2点,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表中数据可知德国年工资、年产值为188.8,英国年工资、年产值为262.8,德国劳动力比英国廉价,获得利润更高。

(2)全球的三轮产业转移,美国将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将高新科技为主导的核心部分留在本国,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我国产业发展应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

考点:产业转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般而言,省会城市比县级市具有

①功能分区少 ②城市数量多 ③服务范围广 ④人口规模大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眉山高三一诊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过度超采地下水还导致了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极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材料二 :丹江口水库在正常蓄水位170米条件下,在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也可调出水量约110亿立方米。

材料三: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

(1)据材料一、二说明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条件(4分)。

(2)说明南水北调对北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6分)。

(3)推测该调水工程的建成使用对汉江下游河段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8分)

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2010年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下表为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

土地利用类型

林地

草地

耕地

裸地

城镇

水域

面积比例

79.35%

2.52%

13.53%

3.14%

0.44

1.00

(4)据上表指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据图说出澳大利亚南回归线北侧附近东、西两岸气候的类型;分析其特点的差异及其原因。(6分)

(2)据图指出沿南回归线由东向西的自然景观,其体现了哪类地域分异规律。(2分)

(3)下图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试根据上图相关信息填写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含义。(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完成下列各题。

1.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风暴。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西方向时,该海域盛行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这说明“青岛号”

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D.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滕州市高三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乙为该市城市规模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D.郊区交通便捷程度提高

2.图乙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效区城市化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新余市毕业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荷兰木鞋图,荷兰木鞋鞋底厚实、鞋头上翘,制作原料为白杨(一种落叶乔木),不变形、不渗水,能防潮好清洗。右图为西欧局部图。

材料二:17世纪的荷兰因鲱鱼产业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每年夏季鲱鱼游到荷兰的北部海区产卵,它的卵非常适合挂在海藻上,渔民们根据它的产卵习性,把许多几百米长的挂网放在海中进行捕捉,用盐腌制可以长期保存。

(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荷兰木鞋出现的原因。(8分)

(2)据图2描述该国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三上第三次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水源、光照 D.土壤、地形

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 D.地热能、天然气

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纬度低、海拔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山地畜牧业——滩羊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西昌市高一上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下图表示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读图回答下题。

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洋流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千岛寒流 B.②赤道逆流

C.③西澳大利亚寒流 D.④南赤道暖流

2.世界著名的渔场分布在图中的

A.③处 B.①处

C.丙处 D.丁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