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设施农业”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近年来,甘肃省M县为应对绿洲日益缩小,率先实施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设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投入,高产出 B. 只能在晴天生产

C. 只适用于种植业 D. 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2M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方向可能有

①以沙拐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②引水灌溉的水稻种植业③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④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是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海南岛 D. 三江平原

【答案】

1A

2C

3D

【解析】

1由材料可知,“设施农业”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近年来,甘肃省M县为应对绿洲日益缩小,率先实施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该生产模式对于技术要求高,投入多,产出多,A对。可以进行全天候生长,B错。发展的是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不是只适用于种植业,C错。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是有限度的,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D错。故选A。

2M县为应对绿洲日益缩小,而采取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沙拐枣对于自然环境的尤其是干旱的环境适应性强,不需要进行设施农业而促进发展,错。甘肃地区降水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错。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强,可以发展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③④对。故选C。

3由材料可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 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属于科技对于自然条件的改造,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条件不足,适宜发展该模式,而其它三个选项,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不需要采用该模式,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表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最短白昼

最长白昼

差值

海南三亚(18.2°N)

11时2分

13时14分

约2小时

黑龙江漠河(53.5°N)

约7小时

约17小时

约10小时


(1)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都是严寒的冬季
B.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C.海南岛南部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D.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南岛一年中可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属于五带中的热带
B.漠河白昼最长为17小时,海南岛最长只有13小时,所以夏季漠河气温比海南岛高
C.两地的温度差夏季大于冬季
D.漠河是我国位置最北的村庄,有极昼极夜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语文教材上看到“河伯娶亲”的文章,感到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他们搜集资料,探讨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程。

材料一:“河伯娶亲”

战国时期,魏国漳河年年泛滥,给当地人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当地流行着一种恶俗:居民们每年都要向漳河神——河伯奉献一位年轻的女孩,给河伯当老婆,期望法力无边的河伯息雷霆之怒,不要用洪水残害人民。但是漳河依然年年泛滥成灾,危害人民。后来,漳河边来了一位贤明的地方官西门豹,他了解了河伯娶亲的真相后,就设计把那批鱼肉百姓的乡绅、里正统统扔到河里,并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从此,漳河两岸的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材料二:培根的一句名言是“要命令自然,就要征服自然”。培根认为,当你能够认识自然,并掌握自然规律时,你就可以成为命令自然的不可抵抗的力量。

材料三:100多年前,恩格斯曾经提醒过我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中,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仅仅是因为我们胜于其他一切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已。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河伯娶亲”体现出当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使两岸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这体现出哪一人地关系思想?(  )

A.人定胜天 B.因地制宜

C.天命不可违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3)培根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则材料所主张的人地关系你最支持的是材料__________,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毛笔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制作一支毛笔需要126道工序。江西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是“中国毛笔之乡”,制笔有1600多年的历史。目前,文港镇大小毛笔生产作坊和经营企业共有5100多家'年产销毛笔6.6亿支。文港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开设了以笔类为主的销售点5000多个。稳占全国毛笔最大销售份额,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文港镇发展毛笔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 生产工艺纯熟 B. 原材料丰富 C. 劳动力丰富 D. 当地市场广大

2文港毛笔主要通过实体店而不是网店销售,主要原因是

A. 实体店物流成本低 B. 满足用户体验需求

C. 实体店物流速度快 D. 实体店销售成本低

3近年来,笔类制作、文化用品交易、字画拍卖、休闲旅游等多种文化产业向文港镇集聚,主要是为了共事

A. 优惠政繁 B. 信息和市场 C. 廉价劳动力 D. 便捷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绿洲”,每当夏季,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甘肃最后汇集到这里形成季节性湖泊。20世纪50年代,这里许多地方都是江南水乡景象,但到20世纪80年代,到达额济纳旗的河水急剧下降,许多河流消失,胡杨林也枯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弱水形成的季节性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约是( )

A. 1 B. 6 C. 8 D. 11

220世纪80~90年代,额济纳河水位急剧下降,许多湖泊消失,对这一恶果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上游地区不断截流引水

B. 人口增长快,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C. 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D. 下渗加剧、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大

3绿洲的稳定程度取决于( )

A. 自然和人为的水源保证程度 B. 气候变化的剧烈程度

C. 人类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程度 D. 自然环境中土壤肥力的高低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财经日报报道,生育率全国排倒数,老龄化严重,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东北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危机问题,东北振兴可能受阻。从增长速度看,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0.5%的一丰,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从人口流向看,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

(1)指出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

(2)说出人口大量外流对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

(3)说明东北地区人口主要流向环渤海地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

-0.43

-0.40

-0.20

-0.10

0.11

0.22

【1】探究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

C.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 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果玉米既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的食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我国北方种植的水果玉米,其甜嫩程度优于南方,主要原因是我国北方(  )

A. 地形平坦 B. 昼夜温差较大,生长期长 C. 水源充足 D. 热量充足

2目前以水果玉米为原料的加工方法及产品主要有:真空保鲜果穗加工、速冻果穗加工、嫩果籽粒罐头,以及甜玉米浆和甜玉米汁等饮料制品。这些加工企业的布局除了要考虑原料外,其次要考虑的要素是(  )

A. 交通 B. 水源 C. 劳动力 D. 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

2007 年 5 月底暴发的太湖水危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太湖治理初见成效,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当时江苏太湖流域推广的“河长制”在 2018 年底前将在全国全面推行。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区污染物入河(湖)总量变化

污染物量

年份(下降)

化学需氧量

(万吨)

氨氮

(万吨)

总磷

(万吨)

总氮

(万吨)

2005 年

85.03

9.18

1.04

14.16

2010 年

39.19

5.94

0.77

11.22

5 年下降

25.86%

48.04%

24.14%

4.36%

(1)据表推断太湖水污染物的来源。

(2)作为“河长”请你提出防治水污染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