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几题。
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雨水 B.潜水
C.冰川融水 D.承压水
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近年来,鄱阳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
A.a、b都变小 B.a、b都不变
C.a在丰水期变小 D b在枯水期变大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1】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水体补给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地表水的互相补给,另一种是通过地下水互相补给;地下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而由于承压水被不透水的隔水层覆盖,所以不能与地表水直接互为补给,故甲是潜水。
【小题2】a、b表示地表水体之间的补给.一般长江汛期出现a情况、枯水期出现b情况,即鄱阳湖对长江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a由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应该是长江水位较高时的情况,每年夏季是长江的汛期,故6~7月一般长江水流向鄱阳湖。
【小题3】近年来鄱阳湖实行退耕还湖使湖区面积扩大,则鄱阳湖的容水量增加,必然出现的变化是鄱阳湖对长江水的调节作用增强,即a、b数值变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加大科技投入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下面做法体现了这一点的是 ( )
A.利用基因工程进行“无性杂交”,创造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物种
B.由引水浇灌改为喷灌
C.多使用化肥、农药
D.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粗放经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分析回答:
分析A--F 六处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线速度最大处是__________,线速度最小处是__________。
自A向B水平运动的物体先向__________偏,越过赤道后再向__________偏。
C、E两地所在国家一年之内每天举行升国旗仪式(要求与旭日同升),10月1日到12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__。5月1日到6月22日这段时期C、E两国每天升旗时间最早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35.解决人类环境矛盾的惟一的办法是( )
A.从环境中尽可能多的索取,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B.为了保护环境,停止社会发展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D.让下一代去解决这个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特别是科学家发现候鸟能传播禽流感后,越来越被人类所关注。湿地是鸟类的天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人鸟争地”的现象。湿地是陆地表层常年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的地段,其上主要生长沼生和湿生植物,其下有泥炭形成、积累或者有明显潜育层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既不属于水生生态系统,也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而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过渡性质的、半水半陆的天然生态系统。从全球范围看,湿地主要分布在苔原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地带和温带森林草原地带。以北美大陆、中欧、北欧、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分布最广。在中国分布较为零星,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是相对集中的两大地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滞留沉积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功能;防止风暴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功能;对周围环境有调节功能;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
材料二 下图(左图)为欧亚太陆主要湿地分布图,(右图)为图中湿地③50年的变迁图。
结合材料,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湿地①和湿地④的自然带名称。
(2)试简要说明①、②两地沼泽地形成的共同原因。
(3)1935 年 8 月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经过的“草地”就是图中⑤地区的沼泽地,地处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简要说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4)沼泽湿地是人类生存的生态基础,也是人类扩大耕地的重要着眼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曾对②湿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简述对沼泽湿地开发会导致什么后果?
(5)简要说明湿地③的变化及其原因、这种变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9.《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江苏的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其入选的原因可能有( )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