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实现。
(3)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________ ;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________。
【答案】光合 矿物质 降水 气温 生物因素 性质(养分、酸碱度)
【解析】
本题以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为背景,考查土壤形成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图中数码①为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辐射和二氧化碳合成氧气的光合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
(2)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
(3)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因素,生物对土壤形成起主导作用;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养分和酸碱度,从而影响土壤的性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 ( )
A.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 1月份0℃等温线
C. 太行山脉D. 大兴安岭
【2】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B. 气候C. 土壤D. 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2018年1月7日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艾因塞弗拉镇降下了38年来的第三场雪,该地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专家认为,该地近年来出现的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致使欧洲寒潮增强有关。图甲为相关地区多年1月等压线形势示意图,图乙为艾因塞弗拉镇所在地区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题1)艾因塞弗拉冬季少有降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 地处山地背风坡 B. 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 受沿岸寒流影响大 D. 冬季气温较高
【2】(小题2)导致近年米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大西洋暖流减弱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对北极的开发增强 D. 极端天气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 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的作用
B. 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 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 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是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产物,具有十分突出的地方特色。挖窑洞时,先修“窑面”,即在山坡上挖一竖截面,然后纵向深挖。一般窑高3米、宽3米、深6至8米,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窑洞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形成窑洞这一独特居住方式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地形D.土层
【2】窑洞为人们创造的舒适环境表现在
A.通风透气B.保温隔热
C.宽敞明亮D.出入方便
【3】窑洞作为传统民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其中不包括
A.节约淡水资源B.节约生活能源
C.减少土地占用D.减少建材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问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图中河湖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乙河属于外流河
【2】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和图,完成问题。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和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和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图(a)为某同学手机显示的在我国某地登山运动轨迹图,图(b)为登山过程中爬坡高度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同学登山过程中( )
A. 自起点至①地,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B. 从①地至②地的坡度最陡
C. 沿步道下山比乘缆车下山相对高度小D. 翻越了海拔414米的山峰
【2】该地桃花盛开,由此推断( )
A. 此山可能为北方地区的丘陵B. 当地传统民居普遍为平顶房
C. 观赏瀑布尚未进入最佳季节D. 桃花节可吸引大量海外游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