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综合题

读下图中的图甲和图乙,并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2浓度增加。图甲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乙是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

(1)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原因有(选择填空,选了错项得0分,选对几项得几分):________。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人口剧增,呼出的CO2增多

E.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3)如果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聚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那么由于________、________等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4)为避免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碳酸盐(或石灰岩)的溶蚀作用;水体对CO2的溶解作用(答2项即可)

  (2)BCDE

  (3)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

  (4)植树造林;控制人口;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任答4项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海峡,海峡中央水道是重要的地理界线,指出这些界线包括有________界线。

(2)B是________半岛,其两侧有许多幽深的峡湾,其成因是________

(3)C海区海水盐度很低,其原因是________

(4)写出有关地理名称:

城市①是________该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__,河流②是________

(5)我国科学家乘坐“雪龙号”破冰船向在北冰洋的北极地区进军时,船上五星红旗向________方向飘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完成:

(1)图中太行山脉是划分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自然、行政的地理界线。

(2)A、B两地区共有资源优势是________;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为________。

(3)A地区资源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为________。

(4)B地区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图中①、②分别代表“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方案,两者相比,①工程较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中的A、B、C图,回答问题:

(1)A、B、C三图都表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立体农业模式,其中:A模式分布在________地区,B模式分布在________地区,C模式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A、B、C三种立体农业模式,在国土整治中都遵循的共同原则是________。

(3)写出三种模式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4)A、B、C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有哪些经济和环境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读下图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项要求。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是________(水电站)  ②是________(水电站)

③是________(水利枢纽) ④是________(支流)

(2)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________的特点;春季在________河段易形成凌汛。

(4)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_______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_______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