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风力侵蚀作用 | B. | 河流侵蚀作用 | C. | 冰川侵蚀作用 | D. | 岩浆活动 |
分析 结合材料中涉及到的“源头海拔5000m左右”、巴音河上游段、河谷深切的知识判断“U”型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解答 解:巴音河上游段蓄集峡口以上山势陡峻,两岸垂直高差约50-60m,河谷深切,呈“U”型,水流湍急.源头海拔5000m左右,该“U”型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作用.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地表表面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与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和副热带洋面 | |
B. |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 |
C. | 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 |
D. | 其中心台风眼风力为12 级以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消除雾霾,净化空气 | |
B. | 低温冻害 | |
C. | 产生扬沙,降低空气能见度,人们出行困难 | |
D. | 形成大量降水,缓解我国北方春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5日13时起飞 | B. | 25日1时起飞 | C. | 24日10时起飞 | D. | 24日13时起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