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亚洲部分区域某日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完成下列各題。
【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与M地天气变化相似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关于丙、丁两地此刻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丙地风力小于丁地 B. 丙地多强劲偏北风
C. 丁地气压较丙地高 D. 丁地处锋后多降水
【3】丁是著名的日本北海道渔场,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A. 受上升补偿流影响 B.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C. 陆地径流带来养分 D. 海水清阳光能透射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天气网站上截取的南京某日和明日的天气预报示意图(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题中的“某日”最可能是
A. 1月10日 B. 3月17日 C. 5月25日 D. 10月1日
【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 南半球,向南移动 B. 南半球,向北移动
C. 北半球,向南移动 D. 北半球,向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49个州,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森林、渔业、黄金、石油等资源丰富。阿拉斯加输油管道是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圈的原油管道。读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为________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____洋与北冰洋。
(2)瓦尔迪兹市是美国降雪最多的城市,简述其降雪多的原因。
(3)普拉德霍湾的石油是通过管道运到瓦尔迪兹港口。分析其使用管道运输而没有直接采用海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2015年新疆某制衣公司M(多个工厂)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的原料主要是指
A. 黄麻 B. 鸭毛 C. 棉花 D. 蚕丝
【2】制衣公司M到中亚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
A. 抢占市场先机 B. 利用廉价能源 C. 提高生产技术 D. 解决当地就业
【3】上图中直接体现的有
①生产协作②商贸联系③科技与信息联系④工业集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为加强新区建设,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有居住地B1、B2、B3和公路L2、L3作为选址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
A. B1、L2 B. B3、L2 C. B2、L3 D. B3、L3
【2】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B. 为改善城市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
C. 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D. 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过去几十年间,世界城市规模变化显著,由1955年的只有两个城市人口过千万,到2015年有八个城市人口过2000万,下表为1955年和2015年世界前十位最大城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世界最大城市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最大城市由集中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B. 位于南半球的世界最大城市的数量有所增加
C. 由于人口的大量外迁,欧洲现已无世界前十最大城市
D. 北京由于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外来人口使得其跻身其中
【2】城市规模的扩大可能导致
A. 大气逆辐射强度减弱 B. 建成区上升气流增强
C. 城郊间通勤压力增大 D. 城市地下水位上升,内涝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 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 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 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2】当“北半球的甲气压带”被切断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银川昼短夜长
B. 北京的天气特点寒冷干燥
C. 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北凸出
D. 塔里木河出现进入枯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无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西风带,降水多 B. 纬度高,太阳辐射强烈
C. 波浪汹涌,海冰稀少 D. 暖流流经,水域温度高
【2】图中积雪持续时间为4的等时间线的东段有明显的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形 C. 洋流 D. 大气环流
【3】下列不属于影响②港口冬季通航的是
A. 气温低 B. 有极夜 C. 西风强 D. 海雾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