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的A、B两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主产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A、B两地区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②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季风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③B地区受西风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④B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A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①全年热量丰富 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水源充足 ④土质黏重,土壤肥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东西半球的两区域略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图中的水域分别是
A.黑海、太平洋 B.里海、太平洋
C.黑海、大西洋 D.里海、大西洋
2.有关图A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大于B图 B.图示区域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②处有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D.①处为平原,种植业发达
3.图B所示地区的自然特点是
A.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B.炎热多雨、植被茂盛
C.冬温多雨、夏热干燥 D.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普宁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各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30°S纬线圈,其中PQ之间、MN之间、ST之间为陆地.其余均为海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点附近洋流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的是
A.P B.M C.S D.T
2.N所在国家和T所在国家共同的地理特征有①都是世界著名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②人口和城市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③都是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④两国的首都均位于沿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Q所在国家与M所在国家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都有热带沙漠分布
C.都有热带雨林气候 D.都是世界粮食进口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三上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图,干燥度即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4条等干燥度线的数值关系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b,c<d
2.图示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
A.太阳能 B.石油资源
C.核能 D.水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 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 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 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4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4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问题。(14分)
(1)填写下表,比较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的差异(每空限一词)。(6分)
区域 | 甲 | 乙 |
主要粮食作物 | ||
主要经济作物 | ||
主要区位优势(自然方面) |
(2)说明图中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3)制约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下题。
1.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
A.受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