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面加热大气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 )
A.甲包括水能
B.乙包括沼气
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煤炭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 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C. 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D. 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2】如果该山实际存在,自然带①不可能的是 (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解的工业。拆船业作为钢铁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拆船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国际相关组织对拆船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下图为1956~2006年世界废船年拆解量和拆船中心国际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拆船业属于( )
A.资源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2)伴随拆船业转移的最可能是( )
A.拆船技术
B.拆船工人
C.环境污染
D.企业资金
(3)从长远角度看,拆船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原因是其( )
A.技术含量高
B.节能环保
C.经济效益高
D.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的方法。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下图回答问题。
(1)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3时
B.9时
C.15时
D.21时
(2)当北京时间8时整,长指针指向( )
A.P
B.Q
C.M
D.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气候降水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若该地最冷月气温约为18℃,则该地最不可能位于(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该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
B.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C.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
(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或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1月25日,世界最长水利隧洞“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出口段贯通,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地下穿越秦岭的“引汉济渭”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图为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石泉到兴平的自然带呈现
A. 非地域性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缓解渭河平原的水土流失 B. 解决汉江流域汛期洪涝问题
C. 促进渭河内河水运的快速发展 D. 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冬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B.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C.②环节加剧了温室效应
D.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2)右上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12月,丁地
B.9月,丙地
C.4月, 乙地
D.1月,甲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