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7.1 | 27.5 | 27.2 | 26.9 | 25.3 | 25.4 | 24.8 | 24.9 | 25.2 | 26.6 | 27.0 | 27.3 |
分析 (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分析,需要结合材料及给出的示意图,根据图中和六级山脉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火山地震的成因,需要结合板块运动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气温特征描述,需要结合给出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4)本题考查区域盛行风向及成因,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即可分析判断.
(5)本题考查河口地貌的判读以及植被破坏对河口地区的影响,需要分析植被破坏带来的水土流失在河口处的沉积影响.
(6)本题考查港口区位分析,需要注意仅分析“自然条件”即可,水深、港阔、避风是其必要条件.
解答 解:(1)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2)结合经纬网可知,该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处于板块边界上,地壳运动活跃.
(3)分析甲城市气温资料可知,甲城市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是因为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小,且昼长变化小.
(4)11∽4月,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
(5)该河流的入海口出形成三角洲.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将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河口三角洲扩大,沿海湿地面积扩大;也会导致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进而会导致洪涝灾害多发.
(6)读图可知,该区域海岸线曲折,为优良港湾;位于山脉西南坡,为背风区,风浪小;且港口终年不冻.
故答案为:(1)特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河流中下游多沼泽地;沿海为宽窄不一的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成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
(3)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
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且年变化小;昼长季节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
(4)西北风,11∽4月,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
(5)河口三角洲;乙河上游植被破坏将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河口三角洲扩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大;沿海湿地面积扩大;河口地区由于河道变浅,会导致洪涝灾害多发.
(6)山地丘陵海岸,海岸线曲折,为优良港湾;位于山脉西南坡,西北季风和东南信风背风区(位于盛行风背风地带),风浪小;港口终年不冻.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属于知识的综合考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能够综合分析、各个击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东南季风控制降水多 | B. | 受中纬度西风控制降水多 | ||
C. | 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 | D. |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甲、乙、丙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则甲、乙、丙分别可能是住宅区、绿化带和工业区 | |
B. | 若甲、乙、丙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则甲、乙、丙分别可能是住宅区、工业区和绿化带 | |
C. | 若甲、乙、丙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则甲、乙、丙分别是工业区、绿化带和住宅区 | |
D. | 若地租水平甲>乙>丙,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区域是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