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育率指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15~49周岁)人数之间的比例。读世界人口最多5国近50年生育率(单位:%)变化图,完成问题。
【1】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
①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 ③家庭人口数量 ④人均寿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970年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的国家是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尼西亚 D. 印度
【3】各国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B. 人均寿命的延长
C. 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 D.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答案】
【1】C
【2】A
【3】A
【解析】
【1】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因生育率指总出生数与相应人数之间的比例,所以生育率高,人口的出生率就高,家庭人口的数量就多,因此生育率的变化会影响人口的出生率以及家庭人口的数量,但是对人口的死亡率及人均寿命没有影响。故选C。
【2】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生育率的变化会影响出生率的变化,由图中可以看出,1970年以来,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生育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的生育率下降最快,所以中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为明显,美国生育率1970年之后基本没有变化,人口增长模式也没变化。结合选项,故选A。
【3】读图可知,各国生育率均呈下降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念的转变,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导致生育率下降,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故选A。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反映世界水资源空间分布状况的是
A.亚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非洲最少
B.亚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C.就国家而言,我国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D.就人均而言,大洋洲平均每人占有径流量最多,非洲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西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_________________。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 带。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西风带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⑧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③④⑤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面积明显减少 B.居住用地变化不大
C.林地面积显著下降 D.工业用地增加最多
【2】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
C.水污染加重 D.湖泊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为①、②、③三地夏至日直立杆的影子朝向和长度变化示意图,杆的长度均为1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2】
A. 夏季, 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B. 冬季, 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C. 全年,大部分住户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D. 楼间距太小,根本无法看到海上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田纳西河源自阿巴拉契亚山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 800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据此完成下题。
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②流域内降水丰沛
③下游河谷较开阔 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某平原地区等温面上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热力环流原理角度看,图示地区近地面( )
A.甲地多阴雨天气 B.乙地可能为城区
C.近地面甲地比乙地温度高 D.近地面乙地比甲地气压高
【2】丙地近地面的风向可能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