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野 望
杜 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跨马出郊时的自我写照,也为下文感伤时局、怀念诸弟作了铺垫。
B.“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远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近景,远眺和近看相互结合,
扣住了诗题中的“望”字。
C.颈联写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表现出诗人年老多病
依然念念不忘李唐王朝的愚忠。
D.尾联诗人“跨马出郊”“极目”本是要排遣郁闷,却不料触动了对国家和个人际遇
的种种感慨。
E.诗歌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的变化过程,尾联则指出由外
向到内向的原因。
【2】作者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说始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到鲁四老爷家的祝福,并且小说取名为“祝福”,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始描写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封建势力、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承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B.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主要是表现鲁四老爷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突现这个封建卫道土的淫威;同时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C.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这样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残以至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家家祝福之时,以“祝福”为题更能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起到了深化主题的积极作用。
D.小说结尾再次写到“祝福”,与篇首呼应,以喜写悲,既反衬祥林嫂惨死的悲凉,又突出清王朝严酷的阶级对立的现实,深化了对封建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真义堂记
归有光
昆山治之西,有地名真义。其水曰真义浦,其里曰真义村。太湖之水,遶①郡城娄门东出,经昆山入海。自昔湖瀼②相连,茫然巨浸,疑古之所谓三江、五湖,或有在于此者。其后通漕筑塘,水迹之非其故久矣。真义在今所谓致和塘上,今之塘,盖即古之江也。其浦则自巴城湖南来,并其村之东,而南入于塘。巴城以西,有包湖、傀儡荡、鳗鲡湖。诸湖相灌输,或束或放,乍大乍小,而阳城湖最大。从西北望之,水与天际,真泽国也。
世传梁天监时,于此置信义县。而后人失传,遂以“信”为“真”。或谓天监所置即真义,以“真”为“信”,盖为宋昭陵讳也。前元时,其地为金粟道人所居,极一时园池台榭之盛。四方名士,如张翥、柯九思、杨维祯、李孝光,皆馆于其家,号为玉山佳处。予尝访其遗趾求所谓百花之坊馆不可得而见未尝不慨想其人又叹其高标绝俗如冥冥飞鸿而犹不免自掊击于世俗也。
予之外高祖太常卿夏公,尝求顾氏之处,买田筑室焉。然公自居城中,岁时一至而已。最后魏氏复盛于此,其田庐童仆,未知与往时顾仲瑛何如也?而余从舅恭简公,讲明河、洛之学,海内之士,往往来聚星溪之上。吾舅光禄典簿东溪先生,能将顺其兄之志,以慈孝恺悌称于乡里。故真义虽村落小聚,而名闻四方。
嘉靖甲辰,舅氏分析诸子,而仲子浚甫筑新居于故宅之南,而名其堂曰真义。舅父母尝往来过诸子家,就其养。未几,二亲继谢。寻以倭奴侵掠内地,时湖上烟火不绝,独浚甫之堂无毁。于是尚僦居城中,欲俟寇平,将还其旧。而旦暮西顾,未能忘也,因求予作堂记。
浚甫有二孙,皆已胜衣,能趋拜。可知其后之繁衍昌大,而吾外舅厚德之报未有涯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注】①遶,rào,同绕。②瀼,河名。
【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昔湖瀼相连,茫然巨浸 浸:淹没。
B.诸湖相灌输,或束或放 放:水流出。
C.极一时园池台榭之盛 极:成为最……。
D.寻以倭奴侵掠内地 寻:搜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水迹之非其故久矣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而名闻四方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买田筑室焉 急于义而死焉者也
D.因求予作堂记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真义浦地理位置,河湖交会,“水与天际,真泽国也”,交代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B.金粟道人建起了美丽的亭台楼阁,吸引四方名士来开馆讲学,使这里形成超尘脱俗的人文气质。
C.我外舅魏家买田筑室,家业兴旺,兄弟懂河、洛知识,守孝悌之德,舅舅东溪于是建了真义堂。
D.以水为源,以人为主,以真为性,以义为本,文化内涵深厚;行文娓娓道来,自然而真切动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浦则自巴城湖南来,并其村之东,而南入于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舅光禄典簿东溪先生,能将顺其兄之志,以慈孝恺悌称于乡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予 尝 访 其 遗 趾 求 所 谓 碧 梧 翠 竹 蓬 莱 百 花 之 坊 馆 不 可 得 而 见未 尝 不 慨 想 其 人 又 叹 其 高 标 绝 俗 如 冥 冥 飞 鸿 而 犹 不 免 自 掊 击 于 世 俗 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诗余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代诗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动词,围,包围。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表判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C.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委:丢弃,抛弃。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固若金汤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江山险固,沃野千里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蔺相如固止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阐明了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这样就高度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B.孟子从实际战争结果和政治道理两方面来论证观点,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C.孟子的论辩采用对比手法,以事实论证与道理论证进行对比,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进行对比,论证很有说服力。
D.孟子认为:只要天下人都顺从了,再去攻打那些不顺从的,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100件产品中有5件次品,从这100件产品任意取出3件,设A表示事件“3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表示事件“3件产品全是次品”,C表示事件“3件产品中至少有1件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与C互斥
B.A与C互斥
C.A、B、C任意两个事件均互斥
D.A、B、C任意两个事件均不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老师给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路径架构图,请以“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为陈述对象,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语句连贯,不超过95个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 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 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pì 譬如 霹雳 开天辟地 穷乡僻壤
B.páo 炮烙 咆哮 刨根问底 越俎代庖
C.kē 瞌睡 沉疴 溘然长逝 不落窠臼
D.shì 嗜好 扺掌 有恃无恐 舐犊情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