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高中课程新学案 高三年级 地理 题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四川成都树德协进、石室蜀华高二5月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乙 丙
材料二: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 ,分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3分)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 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但现在又“重震雄威”,说出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分)
(4)丙图中的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 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辽宁朝阳柳城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 “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题。
1.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 B.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洋流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四川成都树德协进、石室蜀华高二5月联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乙 丙
材料二: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 ,分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3分)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 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但现在又“重震雄威”,说出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分)
(4)丙图中的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 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