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2年10月25日晚11点33分,长征三号丙火箭托举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呼啸升空。随着该卫星的顺利入轨,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完成。根据计划,中国“北斗”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回答下列各题。
(1)卫星发射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
A.10月25日10时33分
B.10月24日22时33分
C.10月26日0时33分
D.10月26日12时33分]
(2)卫星发射时,太阳直射点在( )
A.北半球,向北移
B.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答案】
(1)A
(2)D
【解析】本题组考查简单时差计算。根据二者的时区差值及已知时间,再结合“东加西减”的运算规律,可以求取未知地的区时。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题中所给具体时间,可以判定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1)卫星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25日晚11点33分,纽约为西五区,二者相差13小时,根据东加西减规律,发射时纽约时间为10月25日10时33分,选A。(2)卫星发射时为10月2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回归线移动,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完成下列问题。

评价类别

玉米

小麦

大豆

产量衰减

(单位:kg/hm2)

热量衰减量

42 010

31 604

38 461

水分衰减量

2 467

1 431

1 158

土壤养分衰减量

1 525

1 182

946

社会经济因素衰减量

1 886

4 418

2 911

资源利用效率

(单位:%)

光合潜力利用率

11.3

4.4

4.5

光温潜力利用率

51.0

20.2

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

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76.4

28.7

41.4

注:产量衰减指在某要素的制约下引起的农作物减产量,其值越大,说明该要素对作物生长需求的满足率越低。

1海伦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小麦和大豆 B. 小麦 C. 大豆 D. 玉米

2对海伦市农作物高产制约大的因素是(  )

A. 社会经济因素 B. 水分

C. 土壤养分 D. 热量

3为了减轻上题所述要素对该市农业生产的制约程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发展节水农业 B. 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 增施有机肥 D. 培育优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天王星被发现后,天文学家观察到地球的这位“新兄弟”时时有“越轨”的现象。按照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天文学家推测,也许在天王星之外还有一颗行星,干扰了天王星的运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推算出未知行星的轨道是椭圆的,与太阳的距离为天王星到太阳距离的两倍等。与此同时,他给柏林天文台的观测人员加勒写信报告他的研究成果,信中写到:“请你把望远镜对准黄道上的宝瓶星座,即经度326度的地方,那么你将在这个地方的一度范围内,见到一颗九等小星。”加勒在接到信的当晚就进行观测,仅仅花了半小时,果然发现了这颗未知小星,它与计算的位置相差不到一度。又连续观察24小时,发现这颗星在恒星之间缓缓移动,确实是一个游荡着的行星。加勒愉快地给勒维耶回信说:“先生,你给我们指出位置的行星是确实存在的。”这就是海王星。
(1)本材料要探究的问题是
(2)天文学家所作的假设是
(3)做出假设的依据是:①。②
(4)天文学家怎样去证明假设
(5)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挑水来我浇园”“我织布来你种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________时期。

A. 史前文明 B. 农业文明 C. 工业文明 D. 后工业化

2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 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 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 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下列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A.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 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 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 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形成贯穿于城市各部分的结构),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四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稳定度高 B. 交通通达度高

C. 城市化水平高 D. 城市绿化率高

2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促进洛阳市

A. 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B. 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 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D. 城市建筑高度大大降低

3洛阳城市通风廊道建设不通畅主要因为

A. 生态载体不足 B. 城市土地紧张

C. 缺乏技术指导 D. 缺少政策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年平均气温()

11.6

23.5

2.6

18.3

10积温()

4 140

8 200

2 800

6 500

年降水量(mm)

683

1 980

538

1 350

【1】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海南省

【2】表中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A.热量不足;春小麦 B.水资源短缺;棉花 C.光照不足;水稻 D.降水少;甜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回答下列问题。

运输周转量

A

B

C

D

E

货运(%)

39.3

13.8

44.9

1.9

0.1

客运(%)

44.9

46.3

2.6

0

6.2


(1)表中字母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为:A运输,B运输, C运输,D运输,E运输。
(2)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运输,原因是
(3)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居民出行目前多选择 , 原因是。目前,其客货周转量比重均在不断
(4)C方式的客运量减少,且周转量百分比不断 , 原因是;而E方式客运量也较少,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 265 825 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 899 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阅读“2010年全国人口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2010年全国人口统计表

年龄构成(大陆)

年末人数(人)

比重(%)

性别构成(大陆)

年末人数(人)

比重(%)

0~14岁

222 459 737

16.60

全国总人口

1 370 536 875

15~59岁

939 616 410

70.14

男性(大陆)

686 852 572

51.27

60岁及以上

177 648 705

13.26

女性(大陆)

652 872 280

48.73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特点是(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 )
①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② 劳动力不足 ③ 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④ 贫困人口增多 ⑤ 男女比例不协调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