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1乙氧基萘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的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熔点为5.5℃,沸点为267℃。1萘酚(性质与苯酚相似)的熔点为96℃,沸点为278℃,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醇的沸点为78.5℃。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反应原理如下:

(1)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再加入5mL浓硫酸。将混合溶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圆底烧瓶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________。烧瓶上连接长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3)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推测经提纯的产品可能还含有1萘酚、乙醇、硫酸和水等杂质,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检验,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用金属钠检验1乙氧基萘是否纯净

取少量经提纯的产品于试管A中,加入金属钠

若________,则产品纯净;

若________,则产品不纯

②检验经提纯的产品是否含有1萘酚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则含有1萘酚;

若____________,则不含1萘酚

【答案】(1)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冷凝回流,提高原料乙醇的利用率

(2)A(3)1萘酚被氧化 温度高乙醇挥发较多(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①无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②取少量实验所得的产品于试管中,加入1~2滴FeCl3溶液 溶液显紫色 溶液不显紫色

【解析】有机反应中通常副反应较多,通过使用过量乙醇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长玻璃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提高原料乙醇的利用率。反应后的混合物先用碱洗,中和浓硫酸,再将没反应完的1萘酚转化成易溶于水的盐,以便于和1乙氧基萘分离,分液后再水洗,减少乙醇的含量,分液后得到的有机物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此时所得的有机物为1乙氧基萘和少量的乙醇,最后通过蒸馏得到1乙氧基萘。时间增加、温度升高,理论上产量应当增大,但实际却下降,联想到酚易被氧化以及温度升高反应物损耗增大,甚至有副反应发生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类比加热Ca(HCO3)2溶液,会出现________现象,认为NaHCO3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水解程度:Na2CO3________NaHCO3(填“大于”或“小于”)。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说明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________(填字母)。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 ℃,若溶液的pH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说明另一判断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

(1)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实验室模拟该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为止,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铜先于铁被人类利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通过铜、铁与______________ 反应可以验证二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水并进行相关实验。

(1)装置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②中的NaOH溶液换成下列 也可以起到尾气处理的作用(填字母)

a.NaCl溶液 b.FeSO4溶液 c.Na2SO3溶液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①中溶液呈黄绿色,由此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 性。

(4)已知将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Cl2 + NaOH A + NaClO3 +H2O(未配平)其中,A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听下面一段对话,完成五道小题,每小题填写一个词这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元素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①和⑤的原子序数相差

(3)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与元素⑧形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元素③形成的不同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写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能与元素⑥形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大于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但两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层,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的两倍,A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4倍,其质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请完成下列空白: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A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B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C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 mL(标准状况)气体。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________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c、d分别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gNO3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AgNO3溶液的pH________,硫酸的浓度________,硫酸的pH________。

(5)若硫酸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硫酸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在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将四个完全相同的空心薄铁皮球分别放入四个盛有密度为ρ(g/cm3)的食盐水的烧杯中,铁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他将水、密度均为ρ(g/cm3)的三种溶液(CuSO4、AgNO3、稀硫酸)分别加入上述四个烧杯中。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水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稀硫酸时看到的现象是(假定整个反应过程中铁皮球壁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CuSO4溶液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AgNO3溶液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