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据图描述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8时天气变化状况。(2分)
材料二: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原因。(6分)


(1)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或风力减弱)(2分)
(2)有结冰期,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2分);流量较大,降水较多(2分);径流季节变化大,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2分);夏汛明显,夏季降水集中(2分);有凌汛现象,有结冰期,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水文现象每点1分,对应的原因分析每点1分)

解析试题分析:
(1)对比两时刻的气压分布图,从数值分析,哈尔滨市从4日14时到5日8时的气压值降低;从等压线分布分析,等压线由密变稀疏,所以风力减弱,因为偏北风,所以气温下降。
(2)从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分析,哈尔滨段冬季气温低,在0°C以下的时间持续长,所以河流有结冰期且长;从降水量分析,哈尔滨降水量多,所以河流流量大;从降水季节变化分析,该河段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且集中夏季,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从河流流向分析,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因有结冰期,所以有凌汛现象。
考点:天气系统、河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10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这就是 “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材料二: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

(1)人们常说 “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并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原因。(8分)
(2)2007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下游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简要说明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据新华社电:我国将于2014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下图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处的位置,试说明该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航天发射的影响。
(2)海南文昌是继酒泉、西昌、太原后的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预计在2015年前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格局。试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向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K国人口众多,是该区域经济较发达国家,能源矿产不足。 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指出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4分)
(2)说明该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6分)
(3)说明B城市成为K国炼油工业基地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图1)”和“某月近地面气压沿50°N纬线的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1中基本看到气压带①的全部,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节。请说出判断的理由。(4分)
(2)图1中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        。(填数字)(2分)
(3)分析图2中气压沿50°N纬线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
(4)图2所示时期,我国北方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有                 。(至少写两个)(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6分)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6
51
22
21

4
27
50
19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8分)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8分)
材料三: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大约形成于2500万年前,所以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下列左图和右图分别为“贝加尔湖地区内力作用图”和“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从内力作用角度说明图中湖泊的形成过程。(6分)
(4)在农业或交通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两日昼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图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差异。
(2)简述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②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007年11月1日,“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专家论坛”在昆明开幕。会上,云南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即以深圳港为起点,昆明为枢纽,经缅、印等21个国家,最终抵达欧洲的荷兰鹿特丹,全长约15000千米,横贯亚欧大陆的 “第三亚欧大陆桥”。此陆运通道将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要短3000千米左右;时间更是将缩短一半以上。
至此,亚欧大陆上将有三条横贯东西、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陆桥”。
根据以上资料并读三条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1分)

(1)第一亚欧大陆桥在欧洲自东向西穿越的大地形区有                   。(3分)
(2)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自然带更替规律是              ,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2分)
(3)第三亚欧大陆桥从昆明至缅甸段在建设过程中将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1分)
(4)请简要评价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区位因素。(3分)
(5)第三亚欧大陆桥建成之后,将对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产生哪些有利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甲
6
51
2 2
21
   乙
4
27
50
19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10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8分)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8分)
(3)在农业或交通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