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B、乙地位于南半球
C、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D、图乙中,阳光A是该地夏至日的阳光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专题: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除赤道上达一年最大值外,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解答: 解:A、甲地二至日太阳位于南和北,且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说明甲地位于赤道,故不符合题意;
B、乙地冬、夏至日时太阳都位于南说明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不符合题意;
C、丙地冬、夏至日时太阳都位于北说明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故正确;
D、据选项B分析,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B表示该地夏至日的阳光,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正午太阳的位置判断纬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一正圆形
C、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三大类岩石:c是
 
岩,d是
 
岩.
(2)把图中数字与其对应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用直线连接起来.

(3)从褶皱的弯曲形态判断,图中甲地是
 
(填“背斜”或“向斜”);从地表的形态判断,该地的地貌是
 

(4)图中的
 
图与乙地的地貌成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海南岛南部一年内最短白昼约为11时,最长约为13时,差值为2小时;漠河一年内最短白昼为7小时左右,最长达17小时,差值为10小时.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都是严寒的冬季
B、由上述可知,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C、海南岛南部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D、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所以此时漠河是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预防霜冻,是因为人造烟雾能使大气的(  )
A、反射作用增强
B、散射作用增强
C、吸收作用减弱
D、逆辐射作用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图表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公转示意图,则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安阳(约36°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
A、30.5°B、54°
C、77.5°D、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安阳一中使用的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a调到最大值的日期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向社会募集善款,为西北缺水地区捐修混凝土构造的水窖,使当地居民能利用屋面、场院、沟坡等集流设施,有效地蓄集到有限的雨水,以供一年之基本饮用水.
材料二:如图,水循环示意图.

(1)图中水循环类型,甲是
 
循环、乙是
 
循环.
(2)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填字母),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径流都是水循环中的
 
(填字母) 环节.
(3)环节B与D相比,水量较大的是
 

(4)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
 
 
两种环节.
(5)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环节施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