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读图15,回答第(1)题。

图15

(1)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

(1)甲区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平原(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

乙区域: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6350千米。明代长城不论建筑规模、体系、结构、设施完善和工程技术水平及质量方面都是空前绝后,可谓臻于完善。在建筑结构上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组成。

(1)长城属于        文化景观,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             (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资源,试说明它的价值                                         

   (2)长城这一中华大地雄伟壮观的文化景观,除了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人文意义外,它还与我国哪些自然地理界线大致吻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北京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读图,回答小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北京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读图,回答小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艰难曲折的历程。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大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读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改革开放初期,发生了图中②的产业转移,试分析当时珠江三角洲发展加工工业的区位因素。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进行了调整,逐步形成了“大珠三角”的概念,加工工业出现了图中④的产业转移。试分析这一转移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1980年,国家正式确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北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据图1、图2说明唐朝与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4)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有何特点?并分析这种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5)在近现代历史上,广州曾两度对外开放,试分析两次开放中,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之间的不同关系。

材料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6)运用哲学道理,对材料四进行分析。

(原创)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行政权力无处不在,被称为“全能型政府”。而现在要求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打造成“服务型政府”。

(7)请说明由过去的“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经济学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