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 (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4分)
【试题答案】(1)小 地形
(2)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科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表述地理事物现象和解释事物特征的能力。
【试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大兴安岭,由于地热高,夏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小。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原因是南问地区纬度低,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气温高,冬季太阳季风影响小,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方地区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北方地区太阳高度角增大,气温较高,且北部夏季白昼时间长,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暖热;冬季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少,又靠近冬季风发源地,气温低,寒冷,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B位于江淮地区,这里夏季高温多雨,灌溉水原充足,以水稻种植业为主;C地区地处三江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属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分别是:水旱灾害和热量不足。
【技巧点拨】回答本题时要认真读图,根据A、B、C三地所处位置,确定地形名称,再进行回答。关于图示地区由南向北年温差增大的问题,重点从纬度位置的差异去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江苏省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一)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图14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的分布范围,读图回答27-28题。
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水污染严重
C.③地近海养殖用水量大
D.④地工农业用水量大
2.解决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人工降雨
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修建梯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0分)[选修3·旅游地理]图13是四幅旅游资源示意图,图14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图14
(1)图13中四地景观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________,位于图14所示区域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试分析大桥建成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3)a图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请简要分析该省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地区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则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材料二:图14为“我国部分地区湿润系数分布图”。
(1)图中C所在地形区为 ,其湿润系数范围是 。
(2)图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 ( )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3)将A、B、C选项的字母填入下列框图中,以表示B处荒漠化的环境特征。
A.下渗减弱,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4)图中A地区天然植被类型以 为主,导致该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
是
(5)简述解决A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 (不少于三点)
(6)D所在地形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6年江苏单科地理高考(解析) 题型:综合题
图14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 (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3)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
B地区 |
C地区 |
商品粮基地名称 |
|
|
农业地域类型 |
|
|
优势自然条件 |
|
|
限制性自然条件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