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2.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②湿热的气候
B.①年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界面,地震波经过此界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界面。
(4)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可能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5)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黄河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是依据( )
A.单一指标 B.气候、地形等自然指标
C.行政区划 D.人文指标
2.黄河流域( )
A.甲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干旱
B.乙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
C.丙处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地质灾害频发
D.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民乐一中高三一诊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大陆、海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曲线③表示( )
A.大陆气温年较差 B.大陆气温日较差
C.海洋气温年较差 D.海洋气温日较差
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 )
A.北半球高纬度陆地 B.南半球高纬度陆地
C.北半球高纬度海洋 D.南半球高纬度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下列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
A.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B.发展鱼塘台田农业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D.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发挥当地的人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我国4列山脉经纬度位置示意图,判断下列各题。
1.4列山脉中,既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又是地势二三级阶绨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山脉②东、西两侧地理上的差异有( )
A.东侧地形是高原,西侧地形是平原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西侧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D.东侧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西侧主要粮食作物为谷子
3.山脉③东西两侧的省区分别是( )
A.黑龙江、内蒙古 B.河北、山西
C.湖北、重庆 D.福建、江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
A.a B.b C.c D.d
2.图甲中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的哪处相似(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甲中b处和图乙中②处两地的农业区都面临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为防止土壤肥力下降,最适宜的解决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休耕与轮作
C.基因工程 D.免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等四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广西西江航运干线船闸正式通航,西江干线正逐渐成为“水上高速公路”。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船闸建成前,限制西江干线成为“水上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是( )
A.能源短缺 B.河流结冰期短
C.市场需求量小 D.河流落差大
2.西江下游地区为控制当地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发展水电,开采矿产 B.开发旅游,兴建大坝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