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东台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西北某省山区,有40万人因为缺水而陷入贫困,2012年省政府做出决定,于2月将该山区的居民搬迁到城镇周边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山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科学技术 C.消费水平 D.开放程度
2.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
A.教育需求 B.政策扶持 C.经济落后 D.矿产枯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度汕头市高一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
A.中心城区 B.东、北部郊区
C.西、南部郊区 D.不确定
2.图示期间影响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地价 C.人口出生率 D.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度汕头市高一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1.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A.沿黄河分布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2.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 )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3.铁路交通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一城市是图示地区因铁路而兴起的( )
A.太原 B.石家庄 C.武汉 D.株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广州越秀区高一下期末水平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如果计划生育措施实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亿以内。
材料2:
(1)结合下表分析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应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3)从材料2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有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广州越秀区高一下期末水平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2.下列有关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本国土总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3亿(2010年普查),较上一次普查(2005年)减少37万人;我国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人口2181.3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相对于日本的国土面积,日本人口容量大,主要原因是( )
A.资源丰富 B.生活水平高 C.生产力水平高 D.对外开放程度高
2.日本相对于新疆而言,人口容量较大的原因是( )
A.土地资源丰富 B.矿产资源总量大 C.水资源丰富 D.物种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