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三江并流”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三江并流的三江是指                  和长江,其中图中表示长江的序号是        ;注入印度洋的是       。(4分)
(2)该区域内山河并列,峡谷深邃,其形成的原因
                                                                                          
                                       。(2分)
(3)该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是                                   。(2分)
(4)该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风民俗独特,这种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因                                                      。(2分)
(5)根据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来分析:
①你认为经济发展应以什么产业为主?                                 。(2分)
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2分)

(1) 澜沧江   怒江   ③   ①    (2)高大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扭曲变形造成,峡谷是由于河水强裂下切形成的。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该地区纬度较低,山高谷深,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动植物种类复杂多样。(4)山高谷深,交通闭塞,长时间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太少,所以形成独特的民风、民俗。(5)①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开发旅游业②改变交通运输条件,使游人方便出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乙图为西北地区沿42°N纬度线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草原地带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草原地带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这种景观变化主要是受________(自然因素)影响。图中自东向西,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
材料二:监测显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西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521.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平均最高气温为23.7℃,比多年同期平均偏高2.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纪录;2009年7月至12月,平均水汽蒸发量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12%;2009年9月1日至今年2月23日,平均降雨日数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44%,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
(1)影响西南地区冬半年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2)试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发生干旱的原因。(10分)
(3)全国八成鲜花来自云南,试分析云南省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彩色农业生产的影响。(4)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4分)读下列两图(A图—我国某地等高线图,B图—我国某地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甲地是      地形区)(2分),该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2分)
(2)B图①②③地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填数字代号)(2分),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      。(4分)
(3)B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      ,(4分)其原因是      。(4分)
(4)分析A图中104°E~108°E与28°N~32°N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2分)其危害主要是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和200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
小题2:与1961年相比,该县200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大B.植被破坏严重C.农业用水量减少D.蒸发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据此回答3~5题。

小题1:该区域能源资源利用中最有价值的是:
A.水能、风能、天然气B.水能、太阳能、地热能
C.太阳能、地热能、沼气能D.水能、风能、煤
小题2:图中M地区的自然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
B.南部冬季温和,降水丰沛,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向北气候的垂直变化大
C.河流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D.空气稀薄缺氧,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小题3:北京至拉萨的旅客列车于北京时间7月1日21:30从北京出发,全程运行47小时28分钟,到达拉萨时见到的景象是:
A.旭日东升B.烈日当空C.夕阳西下D.繁星满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6~18题。

小题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小题3: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甲乙丙三处地貌景观图,回答25—26题。



小题1:三幅景观所反映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B.水蚀严重
C.植被破坏D.风蚀严重
小题2:有关治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甲图要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B.乙图的行为必须明令禁止
C.丙图要实行全面的退耕还林
D.甲图要实行高效高产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首先要 
A.加固黄河大提B.跨流域调水C.制止滥垦土地D.修建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