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我国几个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可以依托该植被发展的农业生产是( )
A.林业 B.畜牧业 C.渔业 D.种植业
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鹰潭市高二下期末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沿海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甲、乙两地 ( )
A.1月降水最大 B.7月气温最低
C.甲为热带季风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D.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减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二下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产业部门属于( )
A. 技术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2. 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A. 该产业向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的国家转移
B. 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
C. 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 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3.有关①②③④地区的国家今后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的国家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
B. ②地区的国家侧重发展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C. ③地区的国家成为①②地区的国家研制产品的加工装配地
D. ④地区的国家可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题:
1.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① 地震 ②水土流失 ③冻土
④ 滑坡 ⑤泥石流 ⑥暴雨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④⑤
2.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而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县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 )
A.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乙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C.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D.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
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
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县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黄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洮河、湟水、汾河、渭河是黄河自上游至下游依次流入干流的
B.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因此,加固黄河大堤是治黄之本
C.黄河“凌汛”发生在初冬结冰,初春解冻之时
D.黄河中游除了三门峡水利工程外,还有小浪底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市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下图为西半球图,结合图中所提供的其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2分)
(2)此刻A点的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这一天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4分)
(3)这一天B点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2分)
(4)此刻北京时间是该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此时全球以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小题。
1.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
B.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猛增加
C.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D.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2.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应积极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 D.现代服务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镇江崇实女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以说_____是人的视力的延伸( )
A.地理信息技术 B.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网络与虚拟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