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西安1989—2005年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西安市工业用地的变化,可推断出西安市的城市化特征是

A. 工业区不断向城郊迁移,西安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 工业用地不断向城郊扩散,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C. 城市商业区不断萎缩,工业区不断扩大

D. 城市住宅区和绿化用地,正逐步转化为商业用地

2西安市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 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植被种类越来越丰富

B. 市中心区污染加重

C. 有利于缓解市中心用地紧张的局面

D. 有利于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答案】

1B

2C

【解析】试题分析:

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从图中工业分布比重的变化,可以判断,工业用地不断向城郊扩散,距市中心越来越远,说明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B对。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商业区面积不断扩大,工业区不断外迁,C错。此图表示了工业区位置的变化,不能表示城市住宅区和绿化用地面积的变化,更不能表示住宅用地正逐步转化为商业用地,D错。

2】城市规模扩大,可能导致城市占地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植被减少,覆盖率下降,A错。工业的外迁,城市污染会减轻,B错。工业外迁,不再占用市中心的土地,有利于缓解市中心用地的紧张局面,C对。工业外迁后,城市用地不是特别紧张,有更的的基础设施可以完善,投资可能加大,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为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站在两湖中间的小山梁上,能够深切感受两湖的不同。玛旁雍错平静祥和,拉昂错风浪涌动;玛旁雍错温柔迷人,拉昂错冷艳惊人。其实,两湖原本为一湖,受气候变化和冰川活动的影响,才由一条狭长的小山丘分开。
材料二
强拉山口的扰邦卡,是中、印、尼三国国际贸易第一个中转站的卸货接货点。中国的简易公路已经修到了接货点,可以通行越野车和小型货车。但印度和尼泊尔那边仍然不通公路,全靠马帮驮运货物。普兰县普兰沟,作为普兰商道的重要据点,是中国通往南亚的国家一类口岸,这里的国际边贸交易总是异常火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普兰县城国际贸易市场还将搬迁新址,进一步扩大规模。
(1)结合材料分析拉昂错、玛旁雍错两湖分开的原因。
(2)尼泊尔商人在该贸易途中可能经历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分析此处泥石流的成因。
(3)说明此路段尼泊尔、印度运输工具以马匹为主的原因。
(4)分析普兰商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1月22日至28日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的“国家创新周”。阿联酋一直以来以产油著称,政府在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的同时,非常注重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阿联酋在创新型经济体排行中,位列阿拉伯国家第一位,被誉为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动机”,下图为阿联酋和以色列所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阿联酋被誉为中东地区经济的“发动机”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油资源丰富,向世界能源市场提供大量能源

B. 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实力雄厚

C.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

D. 国内市场广阔,在中东地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2与以色列相比,阿联酋农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  )

A. 热量 B. 技术 C. 水源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沿某大陆80°经线7月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④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南部濒临太平洋 B. 气候干旱,以种植玉米为主

C. 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影响大 D. 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地至①地气温逐渐降低 B. 导致④地至②地气温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C. ③地是谷地,气温偏低 D. ③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镇工业区分布及年内风频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城镇环境质量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 )

A. 印染厂 B. 水泥厂 C. 造纸厂 D. 石化厂

2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 )

A. 高档住宅小区 B. 中心商务区 C. 仓储物流区 D. 休闲度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某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B.黄淮海平原C.鄱阳湖平原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地位于华北平原,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2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 广泛种植水稻 B. 雨热同期 C. 冬季河流结冰 D. 水运发达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盛行风向

4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乡政府驻地,其中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

A. a B. b C. c D. d

2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  )

A. u和s B. u和t C. v和s D. v和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数量也会随之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