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分)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

A: ;B: ;C:

(2)我国北方春季长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

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哪些措施?

(3)(多选)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酸雨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4)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 ,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1)土地荒漠化 酸雨 森林破坏

(2)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大力植树造林,尽快完成“三北”防护林营造工作

(3)ABD

(4)热带雨林 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例分析,A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及中部的干旱的沙漠气候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 。C主要分布在雨林区的边缘,主要问题是森林破坏。

(2)我国北方春季长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尽快完成“三北”防护林营造工作。

(3)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酸雨地区,其主要原因有工业排放废气,汽车排放尾气,家庭炉灶等排放的烟气,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酸雨,A、B、D对。建筑工地的扬尘,不能形成酸雨,C错。

(4)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热带雨林,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

考点: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解决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H点,读H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H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H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B.H点从③到④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C.H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H点位于①③时,全球昼夜平分

2.当H点位于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B.晨昏线与地轴的线面角达到最大值

C.长江入海口的盐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客轮顺风顺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起点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正确的是( )

A.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B.南部降水变率小

C.北部降水变率大 D.西南部降水最多,变化最大

2.1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有( )

A.气候干旱,导致湖水下渗加剧

B.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

C.沙漠化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淤塞严重

D.降水减少,流域面积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主要国家为“金砖四国”之一,近年与中国的经贸发展迅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城市所在国大力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2)甲城市吸引中国企业投资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中学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

A.均为热带草原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C.均为热带荒漠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的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3.M所在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乳蓄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三亚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三亚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你欲“追赶太阳”,并与太阳的高度保持不变,则必须:(  )

 

 

A.向东每小时跨经度30°    B.向西每小时跨经度3°

C.向东每小时跨经度15°   D.向西每小时跨经度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地区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三角形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次产业所占总产值的比重,①、②、③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区,根据三地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下列叙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地第一产业比重都高,均占其产业比重的80%。

B. 一般来说,②地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水平最高。

C. ①③两地工业化程度相当,两地经济发展程度相差不大。

D.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一般遵循由①到②再到③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温州高二下期末十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乙为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R 1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2.图甲所示区域为世界重要的产棉区,根据材料分析,其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光照充足②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③产棉区地形平坦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3.产棉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

①土地沙漠化②土地盐碱化③水土流失④植被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4.L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C. 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