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2.该省十年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利工程移民增多B.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分析 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水利工程移民原则是就近靠后安置,主要是省内人口移动,不会影响常住人口数;劳务输出包括跨省,跨国的输出,劳务输出数量增加,导致常住人口减少;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不会缩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只要大于0,人口就持续增长.

解答 解:A、水利工程移民原则是就近靠后安置,主要是省内人口移动,不会影响常住人口数,故不符合题意;
B、劳务输出包括跨省,跨国的输出,劳务输出数量增加,导致常住人口减少,故正确;
C、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不会缩小,故不符合题意;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只要大于0,人口就持续增长,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人口数量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回答,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比例处于(  )
A.I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Ⅳ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就该省目前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取消计划生育,鼓励多生早生B.健全养老保障,力求老有所依
C.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有所为D.接纳海外移民,改善人口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00~2010年间,关于中、美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
B.鼓励中国男性移民美国是解决两国性别构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
C.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
D.中、美两国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劳动力都很富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我国启动此项政策对应的国情是(  )
A.人口死亡率增大B.人口老龄化加剧C.环境承载力提高D.城市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杭州1981~1990B.武汉1981~1990C.杭州1991~2000D.武汉1991~2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有关我国人口抚养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世纪80年代,过高的少儿抚养系数正在拖累和影响现在(2014年)的经济增长
B.2010年之后,老人抚养系数加快上升,预示社会养老压力加大
C.图中我国少儿抚养系数持续下降,老人抚养系数不断上升,但总抚养系数基本持平
D.预测到2050年,老人抚养系数大约高出少儿抚养系数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甲省区13年来人口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②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③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