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从西向东依次为山地、高原、平原

B. 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

C. 降水量大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 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

2下列排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的是

A. 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 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东向西自然带不同,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条件不同 B. 水分条件不同

C. 土壤条件不同 D. 光照条件不同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有利因素的是

A. 众多的人口 B. 平坦的地形

C. 便利的交通 D. 稠密的水系

【答案】

1 C

2 A

3 B

4 D

【解析】

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西部地形为青藏高原,故A错误;我国地形复杂,受地形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故B错误;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C正确;我国东部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国河流径流量的大小与降水量、流域面积和干支流等有关,图中长江径流量大,其次珠江,黄河最小,所以河流径流量由北向南依次增大不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由于受热量的原因,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植被的变化规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A正确;春小麦分布的纬度高于冬小麦,因此农作物由北向南为春小麦—玉米—冬小麦—水稻,B错误;桑蚕属于亚热带的农业经济活动,棉花属于暖温带,棉花分布的纬度高于桑蚕,因此C错误;受热量条件的影响,农业的熟制自北向南为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D错误。故答案选A。

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东向西自然带不同,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不同,故B正确。

4众多的人口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的发展和现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都是有利条件,A错误;平坦的地形,始终是有利因素,早期也是有利因素,B错。便利的交通也是有利因素,C错。稠密的水系,早期限制地区之间的交流往来,现在不仅可以提供水运便利,更是工农业生产的充足的水源条件,是有利因素,D对。故答案选D项。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两基础

(1)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③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④看主导因素:热量。

(2)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①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②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③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④看主导因素:水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分析下列各题。

1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A. 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 B. 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D. 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该认识到( )

A. 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 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而然的解决

C. 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建设有污染工业

D. 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改委在2014年6月出台首都经济圈的规划。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北京市中心的中心功能需要做疏解,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一体化。

材料二 下图为首都经济圈区域图。

(1)据材料分析说明首都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首都经济圈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沼泽广布,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坦噶尼喀湖最深处达1470来,是世界第二深水潮。下图为其部分剖面图。

(2)简述坦噶尼喀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刚果民主共和国钴储量大,品位高、开采难度小,是世界最大的钴矿出口国。中国每年约80%~90%的钴原料来自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中国企业于2016年5月投资开发该国最大铜钴矿。

(3)说明刚果民主共和国吸引中国企业投资铜钴矿开发的优势条件。

(4)描述图中铁路线分布特点,据图分析金沙萨到马塔迪客运主要选择铁路运输而不选择水路运输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产业链的形成体现了

A. 不同工序的生产协作 B. 商贸联系

C. 零部件工厂的联系 D. 产供销一体化体系

2从工业布局角度看,该产业链最适合位于下图中的

A. 工业区A B. 工业区B

C. 工业区C D. 工业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降水季节变化较大,12月至次年3月降水较多

2甲地区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 8~10月 B. 10~12月 C. 1~3月 D. 4~6月

3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的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略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是云贵高原,地貌崎岖不平

B. 该区域的地貌特征形成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大

C. 该区域地形单元形成的原因是风力侵蚀

D. 该区域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

2图中虚线区域内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3关于图中BC段河流的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 有凌汛 B. 含沙量大

C. 水位季节变化小 D. 水流平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2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A. 大型垃圾处理场 B. 大型仓储式超市

C. 汽车加油站 D. 水源保护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城市群,阅读两三角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

(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