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自然带沿纬度变化方向做有规律的更替,其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 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C. 地势的起伏
D. 沿岸洋流的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下表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读表完成下列单选题。
【1】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
A. 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 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 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 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2】决定Y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 )
A. 科技 B. 资金 C. 劳动力 D. 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崖丹霞地貌是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地貌类型,以中国湿润地区的华南丹霞为主要代表。在四川、贵州和重庆三省市交会处,有面积超过13000km2的块状砂岩丹霞地貌群,其形态为多个巨大的环形赤壁——环崖丹霞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环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 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B. 侵入-隆起-风化风蚀
C. 板块碰撞-火山喷发-水蚀 D. 沉积-断裂抬升-水蚀
【2】下列景观中与环崖丹霞地貌往往相伴存在的是
A. 飞瀑 B. 干谷 C. 角锋 D. 冲积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下图中,左图示意华北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右图示意该基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左图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的条件最好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2】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 B. 有利于田间排水
C. 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 D. 便于果实的收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A. 1月的山顶 B. 1月的山麓 C. 7月的山顶 D. 7月的山麓
【2】该山位于
A. 浙江省 B. 四川省 C. 青海省 D. 吉林省
【3】导致该山1500m以下l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B. 晴天多,降水较少
C. 山谷风出现频率低 D. 受冬季风影响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东南某河谷夏季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河谷北坡属于( )
A. 阳坡和迎风坡 B. 阴坡和迎风坡 C. 阳坡和背风坡 D. 阴坡和背风坡
【2】图中四地气温的正确排序是( )
A. ②>③>④>①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③>② D. ①>④>②=③
【3】该河谷农作物的贮藏器官特别发达,单株生产力高。春小麦单产为985千克/亩,萝卜、黄瓜单个重10-15千克,马铃薯单个重0.5-1千克。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西藏夏季气温较低,作物各发育阶段无抑制性高温影响,光合作用无“午睡”现象,作物有机质累积多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累积③白天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 ④地势高,利于有机质的累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丙、乙、甲 D. 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 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 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2016年城区地价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与其它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 高新产业在此集聚 B.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C. 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见下图。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
【2】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
【3】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在物候中有小雪“虹藏不见”、清明“虹始见”的描述,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空气水汽含量 B. 风速
C. 太阳高度角 D. 日出日落方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