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在垂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具体表现在高度上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C、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很快的是对流层
D、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是地面的短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
分析: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等特征,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低纬厚度约17~18千米;中纬厚度约10~12千米;高纬厚度约8~9千米.
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平流层: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高度为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解答: 解:A、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等特征,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正确;
  B、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低纬厚度约17~18千米;中纬厚度约10~12千米;高纬厚度约8~9千米,即为随纬度的增加厚度逐渐递减,故不符合题意;
C、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故不符合题意;
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为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三层大气的各自温度变化及运动特征即可,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波传播到距地表2900km左右深度时完全消失
B、P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C、P波和S波传播速度在距地表17km深度时同时减慢
D、P波传播速度较S波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A、B、C三地位于同纬度的平原上,①、②、③表示大气受热过程中的某三个环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近地面大气直接和主要的热源是
 
辐射,图中对应的代码为
 

(2)图中A为
 
气团,此图为
 
锋示意图. A、B、C三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为阴雨天的是
 
;B、C两处相比,白天
 
处气温较高.
(3)C地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是:
锋面过境前: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锋面过境时:
 

锋面过境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2)B层
 
部冷、
 
部热,以
 
运动为主.
(3)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层;飞机多在
 
层飞行,因为该层
 
 
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地球上各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江苏某地二至日、秋分日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
A、①夏至日 ②秋分日 ③冬至日
B、①冬至日 ②秋分日 ③夏至日
C、①夏至日 ②冬至日 ③秋分日
D、①秋分日 ②夏至日 ③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地在背风坡处(以1500~2000米为例)形成的气温垂直变化情况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夏至日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的地方是(  )
A、哈尔滨B、北京C、厦门D、海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日的三原(  )
A、白昼时间最长
B、正午太阳最低
C、昼夜时间平分
D、平均气温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