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江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青藏地区
2.造成图中M时期地下水位与前、后时期不同的原因是
A.受副高影响 B.受离岸风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受冬季风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14时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补绘35.0℃、35.5℃的两条等温线。(2分)
(2)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4分)
(3)P点夏季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布,P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为________。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A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MP为晨昏线。图B是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A中信息可知
A.此时,全球正处同一天
B.此日,图示极圈昼长约为8小时
C.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吹东南风
D.此时,M地太阳位于东北方位
2.若N附近地区火山喷发,下列关于“N附近地区所处板块边界类型,以及图A所示时刻火山灰飘散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边界,偏北 B.生长边界,偏南
C.消亡边界,偏北 D.消亡边界,偏南
3.有人认为火山灰大量悬浮在空中,会使全球气温降低;但也有人认为会减少地球表面热量的散失。图B中的数字与两种说法理由分别对应的是
A.④⑤ B. ③④ C. ②③ D. ⑤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图所处的时间和判断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A.一月 非洲大陆上形成热低压
B.七月 气压带风带发生了北移
C.一月 气压带风带发生了北移
D.七月 非洲大陆上形成冷高压
2.同纬度甲、乙两地气候特点迥异,关于其干湿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干乙湿 洋流 B.甲干乙湿 海陆位置
C.甲湿乙干 地形 D.甲湿乙干 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地理—自然灾害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出现的日期称为终霜冻日。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等高线和终霜冻日分布。
(1)归纳该省终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简述主要影响因素。(6分)
(2)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当地农民减轻霜冻灾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③地
A.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南、北温带无四季变化
C.无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不随纬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天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
B.乙坡自然带海拔低——热量充足
C.丙坡自然带数目少——高差小
D.丁坡积雪冰川带下界低——降雪少
2.天山是新疆的主要牧区。天山山脉草场垂直分布,四季轮回。下列关于天山乙坡“山腰山麓轮牧”对应的时间和地区正确的是 ( )
A.夏季在1处,冬季在3处放牧
B.夏季在3处,冬季在4处放牧
C.夏季在4处,冬季在3处放牧
D.夏季在3处,冬季在1处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