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数量的比值,表示的是首位城市的相对规模。下表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首位度变动表(1985~2009年)。据此完成各题。
1985年 | 2009年 | ||||||
地区 | 高首位度 | 中首位度 | 低首位度 | 地区 | 高首位度 | 中首位度 | 低首位度 |
2.275 东部 地区 | — | 5.257广东 | 1.843浙江 1.143广西 1.007河北 1.002山东 | 1.758 东部 地区 | — | 3.389海南 | 1.569辽宁 1.542广西 1.374河北 1.300广东 1.264山东 1.104福建 |
2.444 中部 地区 | 7.403湖北 | — | 1.975山西 1.638吉林 1.594内蒙古 1.543河南 1.009安徽 | 2.610 中部 地区 | — | 3.883湖北 3.609江西 3.083黑龙江 | 1.994吉林 1.990山西 1.861河南 1.811安徽 1.360内蒙古 |
4.419 西部 地区 | 10.26青海 6.060陕西 | 5.597甘肃 5.118云南 4.709西藏 3.069新疆 | 1.307四川 1.189宁夏 | 4.858 西部 地区 | 7.690青海 7.137云南 6.311四川 6.050陕西 | 4.682西藏 3.510贵州 3.228新疆 | — |
1.城市首位度与陕西省情况最接近的国家是
A.德国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墨西哥
2.目前中国城市首位度变化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
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下降
B.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中小城市数量多、规模小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城市体系完善
D.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大于大城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三省区的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甲、乙、丙三个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C.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三个省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2.就乙省区而言,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
B.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C.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太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蓝月亮”应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彗星 D.卫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恒星 B.地球 C.行星 D.太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四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源效率指区域实际产出占在相同能源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及市场价格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比值。读我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各题。
1.下列省区能源使用价值最高的省区是
A.江苏 B.山东 C.山西 D.青海
2.使甲、乙两省区能源效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总量 B.产业结构
C.技术水平 D.能源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千米。宽从几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材料二 下图为河西走廊简图。
(1)据图分析河西走廊城镇的分布特点及原因。(3分)
(2)河西走廊地区重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西走廊重工业发达,但酸雨危害却很小,分析其原因。(3分)
(4)目前,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1分),简述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 “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3.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下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下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1.2013年8月余姚平均气温高于福鼎,其主要成因是
A. 受副高影响大 B. 月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C. 多阴雨连绵天气 D. 受暖流影响
2.“菲特”期间,余姚降水量大于福鼎,其主要影响因素
A. 地形 B. 台风 C. 冷锋 D. 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英德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情况下浙江省常住人口三项数据统计及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为15-64周岁的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情况下,2013~2020年( )
A.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2.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