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A.∠XOF B.∠FON
C.∠TON D.∠TOF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3.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正确是( )
A.N>F>S=T B.F>S>N>F′
C.Y>S′>E′>M D.T′>N>F=F′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是我国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点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3月1日 B.2月24日
C.3月15日 D.4月1日
2.影响我国入春时间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
A.地形 纬度 B.大气环流 地形
C.纬度 大环流 D.海陆分布 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川藏铁路规划示意图。历经多年规划论证的川藏铁路拉(萨)林(芝)段,计划于2015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修建川藏铁路拉林段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地质复杂、高寒缺氧
B.地形多样、河网密布
C.山地阻挡、生态脆弱
D.冻土广布、干旱缺水
2.建成后的川藏铁路将( )
A.承担川藏间的全部客、货运任务 B.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C.促进西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D.加强国防安全,活跃全国路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以下材料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10分)
材料: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0千米。
(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____,其传播特点是_________。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深度大约是________处。
(2)图中字母M、N线表示的是________,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M、N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3)此次云南地震的震源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界面以上,所属的圈层是______,其主要由_____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
A.光球、黑子 B.日冕、耀斑
C.色球、太阳风 D.色球、耀斑
2.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
B.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有线网络通信
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临海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当地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它们最可能属于( )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2.该地区河谷地带比较开阔,主要成因是( )
A.背斜顶部受张力破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市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1998~2006年间,该市( )
A.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 B.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
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 D.建成区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
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C.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B.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D.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