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 40°N附近大陆西岸
C.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 40°N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 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 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
【1】 D
【2】 A
【解析】
试题
【1】读图,城市冬季等温线在0°以下,说明位于温带地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C,A错。40°N附近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C,B错。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大于0°C,C错。40°N附近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小于0°C,D对。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A对。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B错。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C错。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D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下面左图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构成左图景观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于右图中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形成左图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①沉积作用
②固结成岩
③地壳运动
④变质作用
⑤侵蚀作用
⑥冷凝作用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⑥④③⑤ D. ①②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下图),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 2 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难以看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
A. 甲地附近 B. 乙地附近 C. 丙地附近 D. 丁地附近
【2】马尾瀑布面朝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
【3】该地 10 月中下旬无法观赏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
A. 晴天少云层多 B. 地形阻挡夕阳
C. 瀑布水量不足 D. 水色浑浊不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B. 西南风
C. 东北风D. 西北风
【2】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 气旋B. 反气旋C. 冷锋D. 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而夹角成23°26’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 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
C. 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 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落日余晖应选择的户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月下旬,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某游客在此地体验了“立竿无影”的景观后,对情景久久不能忘怀。此游客如果再想在此体验相同的情景大约需要滞留多长时间
A. 一个星期 B. 十天
C. 半个月 D. 一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可知,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
A. 6:00出发,左侧靠窗 B. 8:00出发,右侧靠窗
C. 10:00出发,左侧靠窗 D. 12:00出发,右侧靠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Ⅰ与图Ⅱ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A. 甲—①B. 乙—②C. 丙—④D. 丁—③
【2】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 天然橡胶:泰国→中国 选乙B. 铁矿:澳大利亚→中国 选丁
C. 鲜花:郊区→市区 选①D. 集成块:硅谷→中国 选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