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海拔2493米。梵净山主要有变质岩组成,周围被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环绕,使梵净山成为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展现了独特的地质、生态、生物景观特征。近年来,梵净山山顶地区的高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下图为梵净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分析梵净山南、北坡各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
(2)阐释梵净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垂直分布范围最大的主要原因。
(3)说明近年来导致梵净山高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1)南坡与北坡随海拔上升,水热条件差异较小。
(2)其原因一是梵净山所处纬度较低,位于亚热带;二是山麓地带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扩 大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垂直分布范围。
(3)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改变植物的生存环境,梵净山山体海拔低,中部阔叶林、针 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导致山顶草甸和灌丛的分布范围缩小。
【解析】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
(1)可以从水热状况的差异性小入手分析梵净山南、北坡各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据材料可知,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坡随海拔上升,水热条件差异小,从而导致南北坡各自然带高度差异小。
(2)可以从纬度位置、海拔等方面阐释梵净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垂直分布范围最大的主要原因。据材料可知,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而且山麓地带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所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垂直分布范围较大。
(3)从全球变暖入手说明近年来导致梵净山高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而梵净山山体海拔低,中部阔叶林、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上升,导致山顶草甸和灌丛的分布范围缩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江西省南部,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批南康人南下珠三角做家具活;90年代初,部分返乡木匠在家开办家具作坊,从国外进口木材,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销往全国各地;随后家具作坊数量迅猛增加,形成乡镇、村、家遍地开花景象,此为南康家具的“无中生有”阶段。2016年11月,赣州港(海关总署批复设立的江西第一个铁路临时开放口岸)开通,目前已有12趟中欧(亚)班列开通,直通中亚五国和欧洲经济腹地。现今的南康区已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中部的家具产业基地。下图示意南康区在江西省的位置和交通状况。
(1)概括“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产业的特点。
(2)分析“无中生有”阶段南康家具以中低端为主的原因。
(3)说明赣州港开通对南康家具产业发展的作用。
(4)简述产业集群对提高南康家具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②③三地都位于回归线附近,有关①②③三地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热带草原带B.②是高原山地气候
C.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土壤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岛屿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德温特河是图示岛屿重要的河流,其主要的水文特征是( )
A.无冰期,有冰雪融水补给B.流量稳定,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C.河流出现结冰现象,汛期主要在夏季D.河流含沙量大,有凌汛现象
【2】该岛屿多冰川湖,说明在地质年代该岛屿( )
A.气候寒冷,冰川覆盖B.曾位于地球北极,后漂移至此
C.降水丰富,海拔高耸D.地势起伏大,多构造盆地
【3】图中,霍巴特港是各国南极科考征程中重要的补给站,其区位优势是( )
A.南极科考补给站中,距离南极大陆最近B.海岸线弯曲,港湾水深,风浪较小
C.有河流汇入,抬高港口水位D.受暖流影响,为高纬度的不冻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
A.资金B.土地资源C.环境承载力D.科技、人才
【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澳门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港口,后因泥沙淤积,其地位逐渐被香港超越。下图为珠江口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澳门沿海地区发生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携带泥沙多 ②河口流速缓慢 ③海水侵蚀作用强 ④海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港珠澳大桥修建人工岛的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B.利于货物中转C.利于航空航海D.避免桥梁过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 年 1 月 2 日,历时 8 年建设、中断了 60 年的钱塘江中上游航道恢复全线通航,沿线城市再现“通江达海”。下图是钱塘江主要水系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小题。
【1】航道恢复通航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保障兰江两岸生活用水供应
B. 促进千岛湖生态旅游开发
C. 助推衢江沿江产业带的形成
D. 减轻富春江水上运输压力
【2】航道内不少船舶采用集装箱方式代替传统散货运输,其目的有( )
①提升物流效率 ②增加货物运量
③节约劳动力成本 ④提高运输灵活性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莼菜有“植物锌王、水中人参”的美称,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常食莼菜具有药食两用的保健作用。
材料二:莼菜适宜生长的环境气温在13.3~27.0℃、水温在22~25℃、水质清洁、底土肥沃、水深20~60cm的池塘湖沼中。重庆石柱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6.4℃,有水库33座、大小溪河75条,常年流水不断,非常适宜莼菜生长。
材料三:浙江杭州的西湖、四川雷波县的马湖、湖北省利川市、重庆石柱县是我国莼菜主要生产地。石柱县人工种植莼菜始于1991年,目前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3,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莼菜生产区,并建成国家级出口莼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石柱莼菜已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当地正发挥“莼菜+”效应,打造“康养石柱”。图1示意莼菜景观,图2示意石柱县位置和地形。
(1)简析莼菜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原因。
(2)与杭州西湖相比,分析石柱县莼菜有利的水环境生长条件。
(3)简述石柱县成为世界规模最大莼菜生产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4)为充分发挥“莼菜+”效应,请给当地康养产业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三图中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 )
A.B—A—CB.A—C—B
C.B—C—AD.C—A—B
【2】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B—②、C—③B.A—③、B—①、C—②
C.A—②、B—③、C—①D.A—③、B—②、C—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