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波动性,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 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B. 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C. 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D. 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2】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 ( )
A. 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B. 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
C. 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D. 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 ℃,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 )
A.-11 ℃ B.-14 ℃
C.-16 ℃ D.-7 ℃
【2】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数值较小
B.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数值较小
C.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D.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12月28日至29日长春无降水,读长春整点天气实况图(整点气温、整点相对湿度、整点风力风向),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该时段内长春天气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气温较低,气温较差不到10℃
B.无降水,空气相对湿度白天更大
C.风力较小,夜晚与白天风向有改变
D.空气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29号13点
【2】下列关于该时段内长春天气各要素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时段缺乏降水是因为气温较低
B.24点~6点间气温并没一直降低与西北风有关
C.风力较小导致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变化大
D.该时段内空气相对湿度与气温呈反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洞里萨河的流向随季节变化发生改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给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赤道低压 D.东南信风
【2】下列有关洞里萨河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5—9月向南流 B.5—9月向北流 C.10—次年6月向北流 D.10—次年4月向北流
【3】洞里萨湖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面积大 B.光热水充足 C.入湖河流多 D.光合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河流运量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 B.径流量 C.地形 D.经济
【2】关于四个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些年来,甲河下游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严重,河口三角洲增长很快
B.乙河三角洲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适合发展乳畜业
C.丙河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丁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旱灾害频繁
【3】如果甲、丁两地区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分别是
A.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造纸工业 D.电子工业,制糖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南方景观不符的是
A. 气候干旱,降水少 B. 化学风化为主,物理风化较弱
C. 植被茂密高大 D.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