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6.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分析 人口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就越多.读图,根据不同距离处两条曲线的差值判断,2010年比1990年人口密度大,且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的部分在10千米附近.

解答 解:A、城市面积扩大,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标志,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人口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明显呈下降趋势,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后,城市功能区出现明确划分,中心区由于地价上涨,由原来的住宅区转变成为商业区,住宅区向外迁移,故不符合题意;
C、中心区由于地价上涨,由原来的住宅区转变成为商业区,住宅区向外迁移,但不能表示城市等级提高,故不符合题意;
D、10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呈明显上升的状况,说明城市规模扩大,10千米附近发展成城市住宅区.体现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口密度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
B.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依托
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合适的是(  )
A.B1B.B6C.C6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可导致环境承载力降低的因素有(  )
A.科技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竭泽而渔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该国西部沿海地区河流普遍较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植被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读南美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地植被类型并分析成因.
(2)R河流域分布有大面积沼泽,请解释原因.
(3)图示区域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简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4日14时至5日8时,①地(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