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西南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所示的重要铁路是南昆铁路。近年来该地区已修建了高标准公路干线。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区交通线建设必须克服的困难。(6分)
(2)图中B地气候高温多雨,原因是什么?(3分)
(3)流经城市B的河流名称是澜沧江,图所示区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说明其原因。
(6分)

(6分)(1)地处山区,需跨山越河;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3分)(2)地处滇南河谷,海拔较低;位于低纬,气温高;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6分)(3)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处于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山河相间,多峡谷,利于水电开发。

解析试题分析:(1)自然条件影响交通线建设主要从地形、地质条件分析。(2)B地夏季高温多雨,主要从夏季风的影响,纬度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分析。(3)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交通线建设、气候特征和河流开发等。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影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和水能资源的形成原因等,本题还可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设计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题。

.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    )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汗、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材料五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12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6)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河北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回答题。

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           B.图中河流流向为由西南流向东北

C.河流水量丰富,含沙量小                D.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

2.图示区域地形的特征是

A.丘陵广布         B.山河相间分布      C.沟谷发育         D.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东山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选择题

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题。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2.从图上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中部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40%以上

B.总的来说,中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化水平高于东部经济地带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总的说来,经济越发达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70312

 
读我国西南某区域两种灾害分布图,回答题。

图中灾害可能是(    )

    A.台风、地震     B.滑坡、干旱     C.地震、泥石流   D.洪涝、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